以上是对乡民审美心理的粗浅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对戏好坏的评价。请看下表:
表4 戏好坏的主要标准
统计数据显示,爷爷奶奶评价戏的标准主要是剧情,第二代的爸爸妈妈则更看重表演,不过,妈妈也十分看重剧情,比例稍弱于“表演”而已。而第三代的学生们则不但看重表演,还对舞台艺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舞台美术、音乐、服装、演员扮相以及舞台总体效果等问题。
电视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在闽南农村地区普及的,之前,戏曲基本上是农村唯一的艺术娱乐活动。然而,村里请戏的机会毕竟不多,很多人一年里真正接触戏也就那么几次。通了广播后,听戏的机会多了,但因为时间关系,时常是断断续续地听完。艺术的欣赏是需要不断训练和比较的,第一代人由于缺乏这样的锻炼,对戏曲的艺术性是不敏感的,所以,他们只能更多地关注剧情。第二代人是在青年时代接触了电视,这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和比较更多的艺术样式,而层出不穷的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认识和娱乐需要,使他们不再单一地依赖一种艺术娱乐形式。于是,他们逐渐意识到各种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注意到了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性,所以,开始关注戏曲表演问题。到了第三代,戏曲作为一门艺术,其独特性就更明确地为新一代人所认识。这是被电视养大的一代,他们从小接受各种艺术的熏染,对艺术形式较前辈们敏感多了,并有了艺术的自觉意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观众群体。可以说,他们的审美需求将影响着戏曲的发展走向。
三、影视等因素冲击下的观众群体变化
首先是电影电视的冲击。请看下面的统计数据。
表5 戏曲电影同时公演时的选择
(说明:调查的问项是“如果村里同时演戏和电影,而两边的内容都是您喜欢的,您会选择看戏还是电影?”)
表6 对戏曲、电影和电视三者的选择
(说明:调查的问项是“戏曲、电影和电视,您最喜欢哪一种?”)
事实告诉我们,电影和电视已经抢走了部分观众。连最爱戏曲的第一代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单独问及“是否去看公演戏曲”时,爷爷奶奶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是91.58%和95.16%。和公演电影放一块时,尚有85.06%的爷爷仍选择看戏。然而,将戏曲和电影、电视放一块时,我们发现,坚持看戏的爷爷仅剩70.51%,奶奶也减至87.07%,更别说第二代、第三代的变化了——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了电视。综合三代人的总体情况看,上面三种条件下人们对戏曲的选择分别是64.94%、48.76%和38.22%,递减是很明显的。
其次,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冲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改变了,社会结构也随之被打破,观念改变了,传统习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观众的流失在所难免。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走出农村,或打工或经商,不但自己看不成戏,而且留下更多的“留守儿童”让爷爷奶奶照看,客观上影响了他们有更多的闲暇去看戏。还有部分经济较好的乡民,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里或买房或租房,让孩子到城里读书,已经被排斥在社会日常活动之外的“非角色之角色”(德克尔,1986:163)的老人,自然而然地跟着进城照顾孩子。此外,戏曲进入市场,面临着竞争与淘汰,在同一个方言区,戏金却大不一样,演出水准也就可想而知。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庄显然有更多的机会看戏、看好戏,各村庄的不平衡现象日趋明显。这些都影响着农村的观剧情况。
对于戏曲的前景,担忧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悲观却大可不必。在闽南农村,戏曲在民俗中的特殊地位至少在几十年内是无可取代的。电影不可能制造出戏曲演出时的那种热闹和喜庆,也没有戏曲现场演出时的那种真切感和互动性。晚会倒是有条件营造热闹喜庆氛围,也有戏曲的现场性,但晚会缺乏有一定长度的完整的故事,不能满足人们对戏曲的那种审美期待。
这次调查是比较仓促的,然而在仓促中我依然能感受到乡民们对戏曲的深情。依托于民俗的戏曲演出是不可能天天有的,但只要戏台一布置,几个村的人们都会奔走相告。当然,面对其他艺术娱乐样式的挑战,戏曲要赢得观众,除了要从保持传统、宣扬人情美方面突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