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此时此刻我在论文里提出六条建议。这六条建议希望在座的媒体同志千万记住,像这样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是由媒体随意乱炒作、乱作秀的,要认真地热情推动,热情传播,严肃对待,不可以轻易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因为把文化保护的精神丢掉更是一种对遗产的破坏。我们的媒体对这些文化遗产并不深知,应该多学习。我在文化部07年末的一次关于如何过好春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提出过建议。大家知道,近几年每到春节前,媒体就整天地炒作,炒什么东西呢?“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人家过得好的地方照样过的好,就是要问为什么说年味儿淡了?然后就在电话采访我时说:乌教授你能不能说出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过春节?为什么愿意过情人节,愿意过圣诞节,就不愿意过春节?其实这种探讨的口气还是有点春节“四旧”不够现代的意味儿。我回答说:现在春节过得比任何时代都好。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过去古代的几百年上千年的春节不叫春节,叫过年。现在我们还叫过年,抵制民国以来春节的叫法。过大年,山西不就叫过大年吗?是不是?你要问过年了吗?过年拜年了吗,跪地磕头了吗?这个就是说过去的农民固守在他的土地上,每年从腊八开始,开始祭祀家边的那个土地。但是现在的农民在哪里呢?农民在大城市里,农民的子弟都在大城市里,甚至几代人在大城市里打工。请注意,什么叫春节的热潮?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春运”。可笑!春运运什么?主要运的是“人”哪!是运的回家过年的人!春运完全是为了商业的需要,火车票要涨价,汽车票要涨价。对这种做法我曾经提过意见,我认为春运的开始就是春节过年的开始,在民众中这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大规模涌动,要回家。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谁也阻挡不了,一亿七千万人次都在回家过年。年味儿不是淡了,而是很浓很浓。我提醒,这个时候所有的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的候车室和空港的候机楼都应该大张旗鼓地张贴出欢庆春节的各种装饰。所有的服务员,甚至民警,不只是维持秩序,而是热情服务欢送他们从城里回农村家过年。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对他们要降价甚至特价优惠,那才叫做过大年。春运的炒作离开了过年的主题,旨在追求高额利润,大赚农民工那点辛苦的血汗钱,使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回家骂一路,从家里赶回来回城又骂了一路。我们的春运在过年的节庆里是这样挨骂的,春运的商业理念严重伤害了春节的人文情感。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这样的凝聚力要亲人团聚回家过年,要祭拜祖先回家过年;儿子不孝在城里打工没有赚到钱,但是也要回来看看二老双亲,以这样的心情回家过年。所以,我觉得农民自己没有问题,祖祖辈辈都在用各种形式过年,所谓春运,正处在过年的节期,难道不也是过年的一项内容吗?这样的过年盛况应该看做是年味儿更浓!
还有,前几年北京的一些代表们在不停地维护“不准放鞭炮”的“禁放”政策,我最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赞扬了开禁限放的新政策。我一直认为什么也代替不了过年鞭炮的文化内涵。有代表们提出来“踩气球”——多文明;“录音鞭炮”——多好,多惬意。他们还说鞭炮杀伤力极大。我说,杀伤力极大的是汽车,要不要禁止汽车运行。他们又说鞭炮污染严重,我说,汽车尾气排放最污染,要不要禁止汽车排气。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都想绝了,唯独没有从千千万万老百姓过年过节的文化心理和心愿去想过。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鞭炮,能把人们一年的晦气崩掉,能把一年的期盼全在烟花爆竹声中宣泄出来。我在欧洲国家过了几次阳历年,那里卖进口烟花爆竹早在3个月以前就大加宣传:要买中国浏阳出产的烟花爆竹,千万不要买东欧进口的。那些年我国的烟花爆竹响彻世界各大首都的上空,唯独我国首都北京上空没有烟花爆竹声。所以,我觉得对于传统年节应该全面给予保护,要投入对全民传统节日的保护,投入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甚至是庙会或叫做宗教节日的保护,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国际上的的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成功的有好多既是纪念节日又是宗教节日。现在,我国这几个传统节日已经做了假日,但是还有那么多善男信女参与的影响巨大的庙会,也都是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了十几亿中华儿女,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华人华侨回来祭祀,共同祝愿国泰民安,祈福纳祥,许多仪式都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表现形态。所以,我几次提出不要轻易给民间信仰文化一律都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不要轻易地把传统的精神文化都叫做糟粕,都贬斥为陈谷子烂芝麻。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养育着后代子子孙孙,是最了不起的。农耕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所表现的谦卑和虔敬是文化的伟大创造,农耕文明不破坏、不得罪大自然,而是极力顺应大自然。农耕文化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很多是积极向上的,有益无害的。节日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多彩的庆典、祭典正是其中的瑰宝,必须给予全面认真的保护和弘扬。(根据现场讲话录音,中国民协研究部整理记录稿)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来源:丙安小屋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