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清明:春天的美丽仪式 生命的祭奠与感恩
——施爱东博士谈清明节文化内涵
  作者:记者 廖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08 | 点击数:4427
 


  “古人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是清洁、明亮的简称,极富诗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近日论及清明时,发出如此感叹。

  这位民俗学家研究认为,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这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表示,清明这一传统民俗节日,一直维系、寄托着中华子嗣的情感,并在民族重要历史关头突显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文化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深重之时,为了号召抵御外侮,清明节被定为‘民族扫墓节’。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共祭黄陵,极大地凝聚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不同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不断赋予了新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神奇力量。”施爱东说。

  他强调,从历史看,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其兴盛与民族发展的背景紧密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寒食连清明”的假日给唐人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享受美妙的春天;宋代更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太平景象……

  施爱东对清明节列入公民法定假日感到欣慰,认为这将使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清明节的活动色彩与文化内涵将因之获得进一步丰富与扩展。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俗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如今,中国经济崛起,当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更应催护新生;欣逢盛世,我们更有理由张开双臂享受这春天的清明。”

  “春天的美丽仪式,生命的祭奠与感恩。”施爱东博士用充满诗意的话语形容他心中的清明节。(记者 廖翊)

 

  文章来源:新华社 2008年04月05日10:4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仲富兰]法定清明节假引发传统文化思考
下一条: ·[萧放]新火试新茶——清明茶话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林恺雯]生命树的双线机制
·[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楹联的文化内涵与呈现路径研究·[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刘吉平]穿越时空的碰撞:《白鹿原》中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内涵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张纯]皖北民俗中“剪压(鸭)尾”成人仪式的文化内涵·[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
·[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