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清明节是扫墓祭祖、追怀先人的节日,它是中国文化重视孝道、
慎终追远的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体现。是为“聊斋”第二期──
[聊斋]扫墓祭祖 清明时节语纷纷
主持人:杨凯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
晋文公求贤心切,却烧死了介子推,因此下令全国这天禁烟火。这段故事成为寒食节的起源。
|
|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比较固定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
|
|
让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蛋、挑荠菜等充满生机的活动与扫墓混在一天,让生的快乐和死的惆怅混在一起,才是大和谐。
|
|
嘉宾:
刘晓峰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陈泳超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杨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在中国可以说尽人皆知。借小杜的名句,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就是清明节,小杜的诗句好像描述了某种场景,我们今天不妨来还原一下这个细节。
陈泳超:春天是万物萌动、生机盎然的季节,“杏花春雨江南”,足够诗意,也足够迷人,不过因为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句子,就改变了诗歌的色彩。杜牧没有明说他写的是什么情景,但是以我们现在清明节出现的扫墓现象来想象,似乎也很合拍。这样,这首诗就有一种生的欢乐与死的阴影交织的复杂情韵,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清明节最动人的意味。
刘晓峰:对。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节俗。不过,从历史上看,这个节俗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最早清明节是和寒食节连在一起的,唐代法令中就明文记载“寒食通清明”放假四天。那时人们每到寒食就上坟扫墓。唐代有个诗人叫王建,写了首《寒食行》,说:“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可见那时寒食日没有被祭扫的坟墓,甚至会被认为是无主的荒坟。
从唐末发展到宋代,扫墓习俗开始改在清明。此后清明节扫墓祭祖逐渐定型,最后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决定性的,直接导致了寒食节的迅速衰落。在今天的中国,只有部分地区仍然重视过寒食节,寒食节的影响已经和清明节不可同日而语。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这段兴衰替代,我们不难看出清明节真正的生命力,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渊源于中国人对于自己先人的追思和缅怀。
陈泳超:晓峰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我倒是认为:扫墓原来多在寒食,后来之所以归并到清明,主要是因为两个节日时间太靠近。那么为什么是清明吞并寒食而不是相反呢?因为清明本身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历法体系作支撑,不能随便更改,而寒食没有这样的“后台”,所以才有晓峰说的寒食迅速衰落的现象。再说寒食的主要节俗是吃冷食,也不利于健康,曹操就曾下令禁止过这一习俗。
杨凯:清明节在中国人的心中确实非常重要。我们看现在两岸关系,很重要的一条,今年实现了两岸57年以来的首次清明节包机。42个往返包机,从3月30日就开始了,台胞可以在这个重要的节日到大陆来祭扫。可见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意涵是相当的丰富。
刘晓峰:那是当然。“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对于海内外中国人,清明节之所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清明节是扫墓祭祖、追怀先人的节日。它是中国文化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体现。老百姓常说,做事情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天地祖宗,这是中国老百姓道德的底线,是民族责任感的源泉之一。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清明节发挥着其他节日很难取代的社会功能。
杨凯:在我们中国是只有清明节才祭祖吗?
陈泳超:也不尽然。我听说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祭祖时间和仪式,不一定都在清明节扫墓。最近有关的部门不是在考虑国家的法定节日问题吗,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这些民族差异呢?不过慎终追远的道理,大概都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明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刘晓峰:“无古不成今”,在中国人的时间体系中,现在就是过去的延续。在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念中,逝去的先人并没有永远离开我们,而是在冥冥之中和我们同在。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国人以近乎宗教情感的虔诚,来祭拜自己的祖先。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南北东西,气候不同,再加上各地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虽然同是祭拜祖先,但各地的做法确实有很多不同。但是总体上说,在清明日扫墓祭祖这一根本点上,各地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身在海外的中国人,不管他们浪迹他乡多久,离开故土多远,他们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乡,自己祖先的坟茔。叶落归根,回乡省墓,是无数海外华人、台湾同胞共同的愿望。
杨凯:清明节在时间上的选择,有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
施爱东:自古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的时间系统,但最常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月亮历,就是阴历,一种是太阳历,也就是我们说的阳历。万物生长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转也即阳历为周期的,阴历与阳历在时间节点上不能重合,也就是说,月亮绕地球12周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不等,阴历要设置闰月对时间系统进行调整,我们的农历就是这样来的。所以,严格地说,农历不能等同于阴历,它是阴阳调和历,仍然无法对时间进行严格等分。
竺可桢指出,西方国家早在公元前46年就已经有了系统的太阳历,所以,他们没有二十四节气的需要,而我们的农历却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就需要用一种简单的时间等分系统,也即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手段。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来补充农历的不足,以指导农业生产为目的的时间节点。
二十四节气大约定型于秦汉时期,它表面上看是星历,实质上是把一年二十四等分的太阳历,刚才泳超也说了,这是“不能随便更改”的时间系统。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比较固定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所以说,只能改变寒食、上巳的节期来就清明,不能改变清明的节期去就别的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7年04月03日08:2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