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陇中社火的表演仪式
文化变迁中对某一文化的“复原”,可以为研究这种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提供重要的思路,陇中社火中保留着早期“社火文化层”的特色,是黄土地上富有秦陇文化特色的民族志材料。当代人类学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仪式属于行为文化,是一种公开的活动。仪式总是由一个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中进行的,这就使其具有一种展演性,与仪式的展演性相对应的是规范性。这就意味着仪式本身就包涵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程式。陇中社火作为一种表演仪式,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体系,在形式上有自己的特色。内容中反映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性原则”,[3]形式上体现了仪式的人类学意义。
(一)社火内容
1.准备阶段
在甘肃陇中,人们对社火是很重视的,有些村社在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器材的配备和人才的培养。器材的准备指的是服装和乐器等的购置和更新。人才培养是指“武艺”演习和曲调的练唱。这些活动都由“社火头”组织,“社火头”是由村民采取自愿的原则组成的,或者轮流承担,或者连任好几年,人数多少不定。当地人把放置社火器材,准备社火的地点称“社火会”,也叫“社火摊”。“社火会”大都设在庙里,专门有放置社火器材的房间。
一般情况下,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社火会开始响锣、鼓和钹,人们开始准备本社的社火,俗称“炒社火”。于是从这天开始“社火头”纷纷到场,进行准备工作。一直到正月初九的晚上,才化妆打扮(当地人称“装身子”),准备演出,当地人把社火出村叫“社火出马”。一切准备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由社火头带领去拜迎“喜神”。所谓“喜神”就是指根据当地人用天干地支推理出的“吉祥”的方位,拜“喜神”意味着祈求吉祥。拜完“喜神”以后,周边村社的社火就都到本村所敬奉的“方神”庙里去演出。
2.演出阶段
(1)表演时间和地点
社火耍起,从正月初九晚上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七晚上,在晚上演出的称作“黑社火”。其中,在白天一般只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才有社火。在正月初十、十一、十二、十六晚上,周边几个村的社火聚集于同一个村子,在各村轮流进行演出,相互拜访。正月十三晚上因为是“杨公忌”,社火不出自己本村,正月十四、十五的白天和晚上要到自己所属的乡镇所在地演出,当地人叫社火“进街”,十七晚上在本村,到了十二点时,社火卸了“身子”,要进行一种巫傩仪式,在陇中地区叫“断瘟”,实际上一种驱鬼仪式。因为当地人们认为闹腾了一场社火,在迎春纳福的同时,也可能会招灾引鬼,所以在社火结束时,要进行祛灾驱鬼的“断瘟”仪式。
(2)表演道具
灯具 甘肃陇中社火的演出时间大部分在晚上,因此灯具是社火的必备品。一般情况下每个社火队有四个大灯笼,灯架子呈长方体,长大约30多厘米,宽10厘米左右,高50多厘米,下面有一竿子长约2至3米,叫“灯把子”。上边有开口,在里面点着蜡烛或者放上小电灯泡,灯架子外面贴着纸或者布,在其上面画着一些民间意味很浓的图片,写着“××社同乐会”字样,以示与其他村社的社火相区别,由四个人擎着这四个大灯笼为社火领路。在灯具中有一种灯呈棱柱状,开口向上,上面大下面小,高一米左右,下面的灯把子短,周围挂着许多用纸做成的装饰品,叫“高叶灯”。还有一种灯像盆的形状,直径大约20厘米左右,叫“拿花子灯”,由数量不等的小姑娘拿在手里,扭“拿花子舞”。
锣鼓 在陇中地区锣鼓跟在灯具的后面,有锣、钵和太平鼓,其中锣和钵可以是两付,三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在白天和晚上及其不同的表演场合,有着不同的调式。喧天的锣鼓造成了热闹的氛围和宏大的气势,而且“民乐在更多的场合是用于伴唱、伴舞,在民间……歌、舞、乐是难分难解的三位一体的游艺民俗形式。” [4]
高跷 高跷是中国社火的一个基本的表演项目,陇中高跷的高度为2.5米—3米,在白天进行表演,社火“身子”数目最少不低于五人,有的甚至多达三十人以上。所装扮的折子与秦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有《回荆州》、《出五关》、《八仙过海》、《白蛇传》、《穆柯寨》、及其《封神演义》中的个别片断等。社火“身子”的服装和头帽及其表演者拿的法器,当地人叫“社火箱”,“社火箱”的新旧是显示一支社火队整体水平的标志。社火的“身子”化妆中,“画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长期受秦腔文化的影响,陇中地区的社火脸谱一般采用的是秦腔脸谱,但比不上秦腔脸谱的精致。在白天的社火中,除了高跷以外,还有一种“马社火”,社火“身子”骑在马上,看上去阵容庞大。在天气下雪路滑难行时,人们用“马社火”代替高跷。
纸马 用竹篾扎成形之后,上面糊上白纸,再进行一番细致的装饰。纸马的背上留有一个洞,表演者的身子从里面钻出来,两手提着纸马进行“跑马”。纸马的数量一般是八个,由“牧马人”吹着哨子,甩着马鞭子,表演“走边”、“跑四门”等。
旱船 旱船是用木头做的架子,周围用彩色的细绳子编成花纹,顶部用布封住,做得相当精致,看起来也像船的样子。由一个女孩在船身里面扛着旱船,称为“船姑娘”,由一人装扮“渔夫”摇橹划船,唱着船夫小调,旱船紧跟橹后,做出漂流、漩涡、搁浅等动作。
3.尾声阶段
陇中社火在正月十七日的晚上结束,这天晚上人们叫“黑十七”。这天晚上社火在本村演出,到了十一点左右,卸掉社火“身子”,又化妆好“断瘟身子”。“断瘟身子”一般由三个人物组成,他们是赵公明、张天师和孙悟空。实际上“断瘟”就是一种傩仪,“它是一种驱赶恶鬼、瘟疫、灾难的巫术”。[5]在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记载:“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傩。俚语称之为打野胡。”甘肃陇中一带这种傩戏仪式的时间却在农历正月,在娱悦神灵和自我狂欢实现以后,驱除鬼疫,祈求吉祥便成了人们内心的需求。正如马林诺斯基说:“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6]陇中社火的“断瘟仪式”先从村子的一端开始,挨家挨户进行,敲锣击钹,但不响鼓,拿着火把,“断瘟身子”走进每家的上房以及住人房间,各自拿着法器在器物及其门上敲几下,后面跟着很多人,喊着“瘟神跑了”的口号。走遍全村所有的人家以后,找到一个离村子大约有1000米左右的地方,卸掉“身子”,人们点着预先准备好的干柴,把闹社火形成的一些垃圾倒入火中,于是在场的所有人要从火上跳过去几次,叫“跳火”。在当地人看来,社火的参与者特别是妆扮过“社火身子”的人,经受火的“洗礼”之后,在一年中会更为吉祥。
(二)表演程式
社火作为一种表演仪式,是有一定的程式的。陇中社火在白天的表演程式相对简单,晚上的“黑社火”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使其在规范化的场域中进行。一般情况下,陇中社火的表演程式包括武闹、秧歌、文唱和舞狮四个环节。
1.武闹。陇中社火第一个表演环节是武闹,当地称“耍武”。“社火身子”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大概相等。一进入场地,两组人站在各自两边,鸣锣击鼓,先是两组“身子”从两边出发,各自排队到场地中走“八卦”,接着是轮流“对阵”,有一对一、二对二、一对二或者三……在双方上场之前要在中间喷一次火,然后大吼一声,最后又是双方入场走“八卦”结束。表演内容有《三战吕布》、《岳云大战金兀朮》、《哪吒闹海》等,场面特别宏大,气氛甚是热闹。
2.秧歌。在第一个环节结束以后,开始由专门唱“秧歌”的人登场,叫“引秧歌”。“不论是北方的秧歌,还是南方的花鼓或花灯,舞的动态是‘扭’。”[7]这时“高叶灯”、“拿花子灯”、“拿花子”姑娘、“秧歌手”、张公背老婆、“老妖旦”等同时出场,围成一个大圈子,撑“高叶灯”的人在中间背对背,开始在场内扭起秧歌舞,“秧歌手”一句唱完后停下来,锣鼓开始响起,片刻之后,锣鼓停下来,“秧歌手”接着又唱下一句,这样交替进行,直到一曲秧歌唱完。老妖旦”不时地插科打诨,声音阴阳怪气,惹得周围的人阵阵哄笑。秧歌的歌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神庙里演出的,一种是在一般的场合中演出的,从始至终是一个唱腔。
3.文唱。文唱是陇中社火中最主要,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俗称“文折子”。文唱的角色有生、旦、净、丑,所唱曲子为“陇中小曲”,以曲调种类繁多,唱腔优美著称,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陇中小曲中,伴奏乐器包括二胡、板胡、三弦、铜磬、竹板等。表演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表演者不出场,站在伴奏乐器中间演唱。在正月十四、十五晚上社火多,轮流演出需要的时间少,就只能采用这种表演形式。第二种为演员化妆后亲自登场表演,表演的“文折子”有《牧牛》、《南玉莲担水》、《李彦贵卖水》、《刘海打柴》、《下四川》、《采花》、《放风筝》、《小姑贤》等。陇中小曲的内容有反映农民生活的,如《牧牛》、《南玉莲担水》等;有表现男女爱情的,《下四川》等;有插科打诨的,像《大保媒》等;还有富有教育意义的《刘海打柴》等。
4.舞狮。舞狮是陇中社火的最后一个环节。“文唱”结束以后,锣鼓响起,舞狮人拿着灯笼或者绣球入场,跳着“引狮舞”,几头威风凛凛的“雄狮”紧随其后,开始了舞狮表演。狮子在全场转三圈后开始给主人拜年,其中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最后离开场地,在这个场合的社火也就结束,转入下一个场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