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建宗]仪式与功能: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陇中社火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8 | 点击数:17539
 

 

  要:社火是中国农村在春节期间流行的表演仪式和民俗活动,在这种表演仪式的背后,反映的是民间社会的伦理观念和精神风貌。历史悠久的甘肃陇中社火,是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陇中社火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村社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功能,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表演仪式;功能;文化人类学;陇中社火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8)04-0156-05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中文系,甘肃张掖 734000
 
社火是春节期间在汉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国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的秦陇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黄土地上多年来的文化积淀,浸润着当地人们的一些仪式活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形成了稳固的秦陇文化模式。
甘肃陇中地区,地处甘肃中部、位于黄土高原北端,横跨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四个地级市,包括会宁、静宁、定西、通渭、陇西、秦安、甘谷等七县的部分地区。尽管地处边缘位置,但包含在秦陇文化的版图之中,深受秦陇文化的濡染,有着浓厚的秦陇文化气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独特,文化变迁缓慢,一些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社火的似乎程式单一,而且掺合了一些大众文化的因子。然而,陇中农村地区的社火却传承了多年的文化传统,富有古老的文化气息,犹如一块秦陇文化的“活化石”。
 
一、社火的起源及其流变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耕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长期以来土地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人们对土地产生了神秘感和崇拜意识,正如国外学者认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于地母的崇拜特别突出”,[1]便出现了土地神的信仰。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因为火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火可以使食物变熟,最为主要的是火还可以驱逐当时人类最大的生存威胁猛兽,于是人们对火无限地崇敬和膜拜,这便有了“尚火观念”。在古老社会“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2]相应地出现了社神和火神信仰,这种祭祀的风俗包括了一系列的仪式活动,并且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演进和发生着流变。
从生成意义上来说,社火是一种因自然崇拜产生的近乎宗教仪式的活动,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意识和膜拜心理。社火作为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活动,充溢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形成了一系列程式化的活动。在一系列的仪式活动中,人们为了祭祀社神和火神,敲锣打鼓,唱祭祀歌,跳娱神舞,出现了一些狂欢的场面,同时也萌发出一种自我娱乐的意识。
历史的推移伴随的是文化的演进,在人类的宗教信仰历程中,刚走出自然崇拜的大门,又跨入了神灵信仰的囿限。如果人类对社神与火神的信仰是一种自然崇拜,随着中国道教的盛行和佛教的流传,中国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神灵信仰。在甘肃陇中的民间社会,为了祭祀周边几个村庄敬仰的“方神”和每个村子供奉的“家神”,到了春节期间,几乎每个村子自发地组织起来,要闹一场社火,在当地称作“耍社火”。以便祈求一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全村社的人平安。社火的仪式过程也就越来越复杂化和程式化,从起初的近似于傩戏的一种仪式,到后来对歌舞和秦腔艺术的渗入,使其逐渐成为一种表演性质的风俗活动。于是社火就出现了另外的一个功能,在祭祀神灵的同时,发展成为一种人们在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从娱神仪式演变为村民的自娱活动。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文化变迁推动着社火的不断改进,在社火中掺合着主流意识和夹杂着大众文化。这就不由得使人想起20世纪四十年代延安的秧歌剧,在当时的解放区起到了革命意识形态传播的功能。陇中地区城区的社火首先充当着主流文化宣传的角色,在社火队的前面总是出现一些横幅或者标语,宣传上级政策和政府工作,同时对社火的唱词进行改编,实现了一种文化濡化功能。因为传媒事业的发展,人们的信息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向城市秧歌学习,对社火内部的文化特质进行改进,实现了文化的变迁。诸如历史上的陇中社火是没有舞龙表演这一活动的,以前当地人把铁芯子叫“高抬”,是由人抬着的,现在人们把其放到卡车上面,增加了了秧歌队、“大头娃”等名目繁多的大众文化因素。在强势的大众文化的侵蚀下,“原生态”社火在逐渐消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上来说,当前在陇中农村地区流行的“传统社火”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王振忠]逝去的城市风情
下一条: ·[王铭铭]威慑艺术:形象、仪式与“法”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王森燕]浅析凉州贤孝的社会文化功能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罗帆]论《西游记》斗法故事的结构形态特点·[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何城禁]南方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陈姵瑄]五路财神宝卷的故事主题及撰造动因
·[柴春椿]再现、象征与表现:从功能论解读汉宋间舜帝传说的图像叙事·[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