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宋兆麟]田野调查的回顾
  作者:宋兆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12217
 
 
四、在把玩中调查
 
俗语说人生苦短,一个人能从事田野调查的岁月更短。所以,一个考古学家只能做几次发掘,一个民族学家也只能进行几次重大调查,问题在于是否选准地方,是否具有典型性。
自从退休以后,进行大规模田野调查已经不可能了,但我还心向往之,有机会就走马观花看看,蜻蜓点水,以此作为进行研究的比较。我退休后的精力虽然是整理调查资料,出一批调查随笔,不过,晚年还是有调查机会的,其特点不是奔赴深山老林,而是利用城市旧货市场,在把玩民俗文物中进行调查研究。下面不妨举两个例证。
一个是熏样调查。
2004年冬天,我在潘家园偶然发现一种熏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半为民国时期的,也有一些是清代的。自己认为很珍贵,又很便宜,全部买下。经调查得知,这是山东黄县民间的,妇女剪纸后,把精品贴在白纸上,然后用油灯熏黑,取下剪纸,剩下的就是熏样了。这样利于保存,以后可以照熏样进行剪纸。经过多次调查和收购,我积累了上千张熏样。后来我又先后去中央美院、清华工美、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请教专家,他们都说熏样是剪纸的重要一环,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极为罕见。我当然很高兴,这倒不是自己成了收藏熏画的首户,而是可以进行一些研究,如中国剪纸的源流、剪纸工艺流程、熏样在剪纸传承中的作用、熏样的题材和年代鉴定等。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我出版了《熏画艺术》一书,作为熏样研究的“抛砖引玉”之砖。
另一个例证是“纳木依”的巫画。
“纳木依”是黑人之意,与纳西族自称相同。其实两者都是氐羌后裔,同根同源,他们原来住在西北,后来沿川西民族走廊南下,走在最前边的定居在丽江,成了纳西族;定居在泸沽湖的成了摩梭人;有的中途在雅砻江畔住下来,成了“纳木依”,由于他们受藏族包围,吸收不少藏族文化,变成藏化了的纳西族。不过,“纳木依”还保留着自己的古老信仰。纳西族称巫师为东巴,“纳木依”称巫师为“帕比”。纳西族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录经书,“纳木依”则用少量象形文字和巫图作记录,巫图较东巴文字原始,应该是一种新的发现。本来,我在1981年曾赴“纳木依”地区作过调查,由于粗心大意,没有发现上述文字,后来在跟踪调查耳苏人巫师沙巴的经书中才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巫画,于是我又自费去调查两次,有幸在当地旧货市场看见一件“纳木依”指路经,长卷,有100幅巫画,是道光二十四年的作品。事后我又托当地一个知识农民帮助,到目前为止已经搜集到三十多本巫图经书。目前我正在破译“纳木依”的巫画。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人到了晚年,虽然不能进行长期的蹲点式田野调查,但就某些问题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各地火爆的旧货市场,就是民间文化的大展台,其中有许多是课堂上没有听说过的,因此,它是我们学者的课堂,也是进行民俗调查的重要场地,对年纪较大的学者尤其重要,不妨常去看看,必然有一定心得,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总而言之,田野调查是民族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是从事民族民俗研究的基本功,我们不可不为,它将使你受益终生。既然要进行田野调查,就要留下文字的记录,正如弗雷泽在《金枝》中所言:“一切理论都是暂时的,惟有事实的总汇才具有永久的价值。”让我们尽量为人类留下一点你所目睹的事实吧。当前我们所实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只能延缓民族民俗文化的变化,保护的前提是“记录工程”,所以,留下“事实的总汇”乃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大任务。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邵一飞]谈民俗田野作业中的“还乡调查”
下一条: ·[何翠萍]仪式的空间脉络与脉络化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谢景雯]金龙四大王研究回顾与展望·[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伊建平]闽北民俗的十年探索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