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孙天胜/李颖]民间信仰资源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作者:孙天胜/李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15636
 
再一方面,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时会对民间文化造成不自觉的伤害。云南省文联的孙敏曾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次,数百游人来到云南中部的一个彝族村寨,参与他们传统的狂欢节。彝族男人们扮成原始荒蛮的样子,迎请火神,为全寨驱除污秽。他们对火神的态度是虔诚的,对远来的游客也十分热情,认为不过是让客人与他们一道体验与神灵的交流,可游客们并没有对火神的这份虔敬,他们似乎只是冲着那赤裸的、用树叶、笋壳和野果装饰的身体而来。好客的当地人按传统的规矩,让几百客人在自己世世代代钻木取火的大树下大嚼了一顿,热闹过后,客人们满意地走了,可却给村民们留下了难解的困惑:他们把与神灵间仅存的隐秘公之于众,却未能保持住传统的尊严。这对他们淳朴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显然,由于大量游客的介入,古老的祭祀的目的发生了变化,那些主持祭祀的人成了“表演者”,村民们则成了局外人、旁观者,成了供游客拍照的对象,神圣的宗教仪式变成了廉价的搞笑和逗乐。这势必造成游客对民间文化内核的错误解读。长此以往,真正的民族文化又到哪里去寻找呢?
 
三、民间信仰旅游资源面对的市场
 
1.以农村为主的市场
民间信仰是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民俗事象,在历史的演变中既有传承又有变异。只是近代以来受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受西方思潮的冲击,使得这种信仰渐呈衰落之势。在日渐扩大的城市区域,市民文化越来越受西方流行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信仰的精神家园日渐萎缩。尽管今日的城市居民三代以前几乎全是来自农村,但农村相对浓厚的民间信仰已被他们看做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弃之唯恐不及。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农村成了民间信仰最后的落脚地,最后的储存库。从家室厅堂到宗族庙宇,从传统节日到日常生活,从人生礼仪到喜好禁忌,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无时无处不显现出民间信仰的威力。
2.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市场
中老年群体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较多,民间文化的基因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相对较多的印记。虽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对他们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革命后的复原又使得他们中的较多人意识到了民间信仰的意义与价值,因而虽不表现在口头上,但却更多地表现在行动上,体现了他们对民间信仰的精神认可。与他们相比,年轻一代则从小即受到西方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影响,虽也多少知道一些民间文化的东西,但多属皮毛,而不像中老年人那样,民间文化已渗入其血液和骨髓。因此,民间信仰旅游资源的主要接受人群无疑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当然,如果仅从这一方面看问题,民间信仰旅游资源会日渐衰落乃至消亡,但由于前述的对异信仰的鉴赏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事情还不至如此。
3.资源与市场的地域特性
民间信仰的产生与特定的地理环境有关,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其市场也因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仅以妈祖为例来说明:海神妈祖信仰主要流行于沿海一带,尤以东南沿海民众最为虔诚。妈祖是一个极富东方色彩的航海之神。从出生到升天再到被民众奉为女神,妈祖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妈祖信仰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其内涵体现着海洋文化的精义。中国海神的演变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最终选择了妈祖取代一切海神,是当时多重历史背景和地理因素影响的结果。宋代,福建沿海地区航海事业快速发展。海洋这个大系统,呈现着变幻莫测的状态。这是一类未知结构,它与传统农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已知结构全然相反。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内心深处总是对未知结构充满着不安与恐惧,试图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庇护。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人的生存毫无保障,此情此景下,人们便像婴儿一般强烈渴求母体的保护。而妈祖的母性气质及其生平传说故事正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于是被人格化、神化为“海神”。 
与妈祖信仰相类似,山神、水神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在有山且山体较为高大的地域,山神无疑具备了产生的土壤;在有水且水体与人的生存休戚相关之处,水神自然与之伴生。行业神虽然是一种社会之神,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生产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如南方的纺织神黄道婆、茶神陆羽等,北方的工匠神鲁班、酒神杜康等。
民间信仰类旅游市场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集中于农村而非城市,由于还有对异信仰的欣赏这一旅游心理现象,故其地域性不甚明显。旅游者一般是随所到之地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一并观赏,并非专为此而来。因而也就出现到处都见人流如织的景象,故我们亦不能仅仅据此来说明民间信仰旅游发展的状况,还需做更详尽的调查研究。
 
四、民间信仰在民俗旅游中的科学解读
 
在民间信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还有一个正确对待信仰和带有信仰色彩的民俗的问题。民间信仰和传统宗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同方面和不同之处。既不能把民间信仰等同于传统宗教,也不能把民间信仰等同于一般文化现象加以渲染,或者将其说成是迷信而简单禁止。应该把握好宣传主旋律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理性地继承和扬弃我们的民间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牧]“五子登科”图案中的莲花
下一条: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佳卉]有神若飞来·[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
·[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