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孙天胜/李颖]民间信仰资源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作者:孙天胜/李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15638
 
4.民间信仰中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最便于民俗旅游开发
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民间游戏娱乐(主要包括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等)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目的的民俗活动。其发生、发展走了一条由娱神向娱人再到民间娱乐这样的道路。尤其是岁时节日的民间信仰(如各地的迎神赛会、香会、庙会等)事实上成为各类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娱乐(如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社火、民间杂技、民间工艺、武术表演各种竞技等)集中展演的大舞台,这些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具有可参与性和消闲娱乐功能,旅游开发价值很高。
5.围绕神灵观念所形成的民间传说、传奇神话、民间故事,充实了某些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景观知名度
民间信仰中围绕神灵观念所形成的民间传说、传奇神话、民间故事,为地方旅游形象的策划和导游词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关于神灵、祖师之类虚拟人物的传说,关于各地特定山、河、泉、石、名胜古迹特点的地方传说。这类神话、传说既是很多景观吸引游客的基础,为景观注入了文化意蕴,也为其知名度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6.民间信仰中的禁忌观念,有利于旅游资源和景观的保护
民间信仰中的禁忌种类繁多,从语言行为到衣食住行,都在约束着民众不能去做冒犯神灵的事情。其中,某些关于自然山水及动植物的禁忌(如禁砍伐山林、忌猎杀某些动物等),关于信仰场所、仪式器物的禁忌等,对于今天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于民间信仰中某些人文资源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都有积极的意义。
7.民间信仰深刻地影响着行旅风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民间信仰是一切风俗的核心,行旅习俗也不例外。古代旅行者出发前的祖道(祭祀出行神)习俗与择吉(选择黄道吉日)风俗的产生,都源于古人“出行遇凶”的心理,即认为山林河水、馆驿客栈内到处都布满了妖魔鬼怪,会威胁旅人的安全。这种观念和习俗对民众的行旅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诸如“要得走,三六九”之类的择吉观念,至今仍影响着一些地区人们出行日期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中国旅游文化中的惧游、慎游传统。
总起来看,民间信仰之所以在旅游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自身的如下特点:(1)传统宗教同民间信仰互相补充,使得社会民间信仰经久不衰,长期保持活力。(2)密切与群众生活相联系,真切地接近民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3)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满足了一般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愿望和精神需求。游客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旅游者对同信仰的心理贴近,一方面表现为对异信仰的求异鉴赏,再就是部分游客已进入精神超越的高层境界。
 
二、民间信仰资源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象涉及万事万物,几乎无所不包。主要有灵魂信仰、自然神崇拜(包括天体类、自然现象类、无生物类和生物类)、图腾、祖先神、生育神(女娲、西王母、碧霞元君、妈祖、伏羲、张仙、保生大帝等)、行业神(工匠神鲁班、酒神杜康、纺织神黄道婆、茶神陆羽、医神扁鹊和孙思邈等)等六大类。这些神灵的信仰范围及其在民众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并不一样,其中分布最广、最为常见、至今仍对民众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的神灵主要有城隍神、财神、龙王、寿星神、门神、海神天妃、关公等。民间信仰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至今依然广泛存在的祭祀活动,其他方式如预知占卜、巫术等则随着社会发展而日趋衰微了。
上述各类民间信仰原则上讲均可进行旅游开发,关键是如何开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破坏性开发严重。
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民间信仰又是怎样一种状态?许多旅游者来到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企图对此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可许多地方都是类似深圳民俗村的表演。本来,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现在,这些规矩都被打破了,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只要有游客付费,随到随演,每场的演出时间也从数小时缩短为半小时。显然,这些活动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已将民族习俗从精神层面变成了功利的使用层面。
在作为旁观者的游客眼中,旅游地的民间信仰仪式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展示出来的,信仰的意义也在故意的安排中改变甚至消失了。一些旅游景点为了招徕顾客,推出了像祭祀表演一类的旅游项目,这样的安排故意突出了仪式中最排场的一面,但由于毕竟不是真正的祭祀,于是表演便充满了虚假和做作,充满了舞台化痕迹,使仪式的内容失去了神圣性,仅仅变成了热闹的旅游观赏内容。甚至不少旅游者在当场摄录各种仪式,不仅妨碍了仪式的进行,更使圣物受到亵渎,使虔诚严肃的宗教仪式世俗化。显然,当一种民俗生活离开其生存的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舞台的场景之中,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重复再现,转变为装饰性的表演时,其原始的意义和价值便所剩无几了。它所保留下来的只是一种形式和外壳,而其本应承载的文化意义完全淡化了。事实上,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离开了特定的空间环境,离开了特定的时间节令,无疑割断了连接文化这个婴儿与社会历史和环境这个母体间的脐带,得到的注定是僵死的东西。这样的民间信仰旅游,只能把它当做一种消遣和娱乐,而不能从里面去寻找真实的历史与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牧]“五子登科”图案中的莲花
下一条: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佳卉]有神若飞来·[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
·[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