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洞庭湖东侧的汨罗江一带是我国端午节民俗的重要发源地,现在湖南省汨罗市境内,该市为县级市,由地级市岳阳市管辖。2004年5月24-25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龙文和湖南电视台谢国栋一行两人赴湖南省岳阳市和汨罗市调查采访端午节民俗的保护状况,先后走访了岳阳市文物研究所、汨罗市屈原纪念馆、汨罗市文物局等单位,以下是采访纪要。
时间:2004年5月24日下午2:15-3:30
地点:岳阳市•南湖•文物考古研究所
受访人:郭胜斌研究员
龙文:请您介绍端午节民俗的来源和历史演变过程。
郭胜斌:端午节其实起源很早,原是南方人民祭水拜龙的一种仪式,商代时就有,体现了古时稻作农业下对于水灾的敬畏。闻一多在《端午节考》一文中作了很细致的考证,证明它是古代越族举行图腾祭拜的节日。
但是到了公元前278年,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一年端午祭龙日,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沉,当时正值江上祭龙,先民们划着龙舟在江上游弋,突闻屈原投江的噩耗,便竞相划船去救,江面刹时百舸竞渡。由于适逢汨罗江因洞庭湖涨水倒灌,屈原遗体直到十日以后才在汨罗江上游被打捞起来,因而江上龙舟竞渡的打捞活动也持续了十日,蔚为壮观。从此以后,汨罗江一带每逢端午便把龙舟竞渡作为纪念屈原的活动,并渐渐演变为以祭祀屈原为主要内涵的盛大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
龙文:以您的看法端午节并非起源于汨罗江一带?那么您如何看待端午节民俗的来源问题?
郭胜斌:是的,作为节日,端午节的起源并不在汨罗江,而是整个江南水乡。但是我前面说了,到了公元前278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屈原在汨罗江自沉,形成了汨罗江一带祭祀屈原和龙舟竞渡的民俗,而这一民俗由于历史的演变和传播成为了今天端午节的主要文化内涵。因此,我个人认为,端午节来源于江南水乡,它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传统,而祭祀屈原和龙舟竞渡来源于汨罗江一带,应当是当地的传统。作为这一传统的物质载体就是现存唯一的纪念屈原的古建筑——屈子祠。
龙文:您能否介绍一下端午节民俗的保护情况?
郭建斌:应当说从概念上讲,保护措施是没有的,不过岳阳市曾经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说国际龙舟节,客观上对民俗的保护有一些促进。
政府是没有规划的,只是有一些热心人私下里在收集资料。八十年代初成立过一个屈原协会。去年10月以来,我和几个朋友相邀自发做一些工作。
政府组织活动也没有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这一阵子因为媒体的宣传,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市政府才着急,比如搞万人签名、注册电子商标、申遗等,要我在10号晚上赶出来一篇材料备用。关键是国家要立法,要采取措施。
龙文:如果国家通过立法保护民俗的知识产权,您认为应当由谁来主张?有谁来受益?
郭建斌:现在下面的情况是,只要政府不动,谁都动不起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论政府和群众都还缺乏认识。但是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项财产,我认为应当由当地的全体人民来受益。
(以下略)
时间:2004年5月25日上午10:15-11:30
地点:汨罗市北20公里•玉笥山•屈子祠
受访人:刘石林副研究员、原屈原纪念馆馆长
龙文:请您介绍一下我们汨罗江一带的端午节民俗。
刘石林:端午节起源很早,发源于南方水乡泽国的祭龙仪式。自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汨罗江自沉起,情况有了质的转变,逐渐演变为纪念屈原的专门节日和专项习俗。
龙舟不起源于汨罗,它是远古祭龙的工具和形式,也是贵族的交通工具。龙舟竞渡起源于汨罗。江上的龙舟为了抢救屈原,奋力争先,于是形成了一种竞渡,以后渐渐的,端午节也就演变为纪念屈原的习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的习俗还有很多,比如:
粽子,投入江中为防止水族吃屈原的遗体;洗端午澡,象征抢救屈原;出嫁女回娘家,源自屈原的女儿回来慰祭屈原;挂菖蒲艾叶,贴上小帖子,上写“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
祭祀屈原仪式和龙舟竞渡结合在一起成为端午节最隆重的习俗。从端午节前造龙船开始,到端午当天举行盛大仪式,再到五月十五“大端阳日”重现端午日的龙舟竞渡场景,持续时间很长。整个过程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仪式和活动。仅造龙舟的习俗就有:为了龙舟跑得快,其主梁木料要偷;第一斧伐木仪式,以雄鸡祭;雕龙头仪式;龙舟下水仪式等等。造龙船一般以姓氏和自然村落为单位,气氛神秘。
祭祀屈原的仪式主要是屈子祠的朝庙活动。端午当日两岸龙舟齐聚,所有船员在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前将龙头摆上,行三跪九叩大礼,颂唱一篇祭文。然后龙头从玉笥山下水,安上船头。下水过程中有扯龙须的习俗,捆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保佑今岁平安。祭祀屈原的仪式由一个从民间到官方的演变过程,据文字记载,南朝宋时湘州刺史亲临汨罗祭祀,是官方重视的最早记载。到了唐代,唐玄宗敕令“岁随致祭”。清代时规模更大,每年祭祀都有财政拨款,端午节前地方长官要亲自打扫屈子祠,节日当天主持仪式,所有地方官员都要参加,并增加了春秋两季在县城祭祀的活动。其规模几乎相当于祭孔仪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