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召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座谈会”,研讨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弘扬问题,倡导把普通百姓的生活文化纳入“国学论坛”研究的领域,把西方人所说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种文化整合起来,无论对于新时代的“国学”研究,还是对于拓展和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邀出席今天的座谈会,使我想起80年前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里说过的一段话:“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他强调说,国学不只是“在故纸堆里作生活”,不只是研究“国粹”,也要“在故纸堆之外”作“实物的考察”。“研究国学的人不即是国粹论者”。一头猫,一块石,一根草,一座机械,一个圭,一张皇榜,一个灶神,一首情歌,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地下文物、民俗实物、口传歌谣的研究,都是国学。[1]今天我的发言,仅从挖掘和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一小小的角度谈点意见,向大家请教。(一)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曾经对世界文明作出过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文化侵略奴役和长期的国内纷争等,导致生产力遭到破坏,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缓慢,社会动荡不安,中华文化呈现出了衰落趋势,局部甚至发生了断裂,国民文化水平降低,道德规范迷失,社会和谐安定遭遇了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急剧进程,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节日,其赖以发育、进化、延续的社会条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家族人伦社会结构——逐渐衰微,出现了传承和延续的困境。在这种情势下,海内外的有识之士,在人大和政协的会议上,在新闻媒体上,不约而同地大声疾呼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时代的呼声,既表达了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切忧虑,也显示了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热切期望。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节日繁多,而且不同时代,节日也往往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六个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和若干少数民族的节日,宣布为受到国家保护的传统节日和节气。这一宣布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文化理念的转换,也反映了政府文化政策与老百姓时代心理的逐渐契合。从历史长途的角度观之,文化总是处在不停的传承、创新、增益、延续和嬗变之中,时快时慢,跌宕起伏,有扬弃,有改造,有增益,按照文化内在的规律发展进化;节日也不例外。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些御用文人说,节日是由某些杰出人物(主要是帝王将相和依附于统治集团的士大夫)个人的首倡而形成的。这是欺人之谈。传统节日形成的导因是多元的,有农时的,有岁时的,有信仰的,有宗教的,有纪念性的……不一而足,不论什么样的导因,节日一旦形成,得到全社会的公认,就成为广大老百姓的文化财富。凡是约定俗成的节日,对于社会所有成员来说,都是必须遵奉的,具有某种(心理的或行为的)约束力。历史上形成的全民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对国内来说,节日是全社会认同的文化符号;对外国人来说,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在节日形成之初,其导因,可能是比较单一的,但在其发展演变的漫长途程中,则逐渐被附会上或赋予了种种文化内涵,而这些多样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和负载着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和利益诉求,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和节日发展演变的内在驱动力。
(二)关键在挖掘、宣传和弘扬节日的文化内涵,各级干部提高文化自觉
前述六大法定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的重要文化元素。鉴于当今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上面临着断裂、遗忘以及现代西方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冲击,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关键,在深入挖掘、阐释、宣传、传播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力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文化自觉”(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国家公务人员对传统节日在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在保持民族精神和发挥节日作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意义和优势缺乏应有的认知,更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宣传和提高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内涵的理性认识。我们固然应有宽阔的胸怀与博采的气度,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强壮我们的血液和肌体,丰富和创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也要理直气壮地反对盲目地崇洋媚外之风,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以外来文化来取代和否定我们的本土文化及其文化传统。最近几年过洋节的风气和思潮在天真烂漫涉世未深的青年一代中风靡,尤其是那些带有宗教背景的洋节的泛滥,如圣诞节、情人节之类,有关领导机关或听之任之、或引导不利,媒体舆论推波助澜,对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点上,与一些亚洲邻邦相比,我们的措施显得软弱无力,甚或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责任。
在当今的社会情况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或者多少被遗忘了,或者在历史烟尘中被湮没了,这已成为最常见的现象。在青年一代中,尤其是在城市青年中,以为过节就是吃喝玩乐。我们的教育界、宣传媒体、文艺创作、娱乐圈等,由于从业者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缺欠,这种倾向也显得颇为突出和严重。而在学界,甚至还出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说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这种理论之所以出现并在当下社会上行时,完全是套用西方的文化理论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不仅牛头不对马嘴,而且是一种误导。须知,中国人的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是所谓“狂欢”,而是农耕加人伦。农耕,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前辈学人蒋观云说过:中国进入耕稼时代最早,出于耕稼时代最迟,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西方人思想和行为的不同。长期以来,我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为本的社会,在漫长的历史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的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祭天的一系列仪式行为流行。人伦,我们的社会重视家族和伦理,以家族成员的绵延和承续为上,并形成了一整套的道德伦理规范,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农耕和人伦这两条,无疑是破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内涵的要点。节日固然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但就其起源和内涵而言,许多节日无不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如有学者归纳为时序的“节点”;而在其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尊敬尊长、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的众多的内容,借着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普及巩固。尽管中国人的心理和自我,长期受着封建社会礼教的压制,但从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和内涵的考察中,我们却无法找到和同意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狂欢”、“释放”说的有力证据。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03-12 16:32:00.0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