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仲林]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
——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
  作者:仲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1 | 点击数:16924
 
2.韵式
上述平行式是就句法程式的内容层面而言的,句法程式的形式层面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韵式”问题。样本所采用的韵式丰富而灵活,主要有句首韵、句中韵、句尾韵、连珠韵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古彝文可用的文字非常少(大约只有二三百个),所以样本中的“押韵”往往只能是“押字”。
(1)句首韵
“句首韵”是指相邻的几个歌行以相同的字打头,由于这些字的发音一致,客观上起到了和谐音律的作用。样本中句首韵的使用非常频繁,这是彝语故事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2)句中韵
“句中韵”是指相邻的几个歌行在句中同样位置出现相同的字,由于这些字的发音相同,客观上造成了粘连的音效。样本中句中韵的使用不像句首韵那样频繁,但也为数不少。
(3)句尾韵
“句尾韵”是指相邻的几个歌行以相同的字收尾,由于这些字的发音一致,客观上起到了协调音律的作用。
(4)连珠韵
“连珠韵”是指上一个歌行的结尾与下一个歌行的开头用字相同,这种粘连在一起的韵律听上去分外悦耳。
综上所述,样本的诗学建构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而言就是各种程式的引入,这其中大致包括语词程式和句法程式两种。这些程式持续、高频的出现,最终完成了对文本风貌和文体特征的形塑。依据口头诗学的程式频密度(FORMULAIC DENSITY)理论,一个很自然的结论就是:我们择取的样本虽然已经文字写定,但仍在极大程度上遵循和保存着口头传统。换句话说,在样本的书面化过程中,没有或极少经过人为的修改,而基本是对口头吟唱的忠实迻录。我们知道,虽然彝族很早就拥有了文字,但彝文经籍的传承主要依靠“声教”和“听诵”,即通过“口耳”而非“手眼”来传递文化,这一点很可能促成了上述近乎“科学”的记录方式的生成。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是,程式在口头传统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洛德的研究告诉我们,正因为这些程式的参与,歌手快速创编故事才成为可能。可以想见,当一个歌手演唱《阿诗玛》时,他会下意识地运用上面提到的那些程式,使歌行如流水一般潺潺而出,而不必费心思索应该使用哪些语词或句子。譬如,在提到阿诗玛时,歌手会很自然地在前面加上“囡好”这个修饰语,对他而言,这是唯一可以用来修饰阿诗玛的语词;同样,在提到“说”这个动作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一次又一次地使用“一句说”这个语词;而在需要表示数量多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采用“九十九”这个语词,虽然“九十八”或“一百”也可表达同样的意思。进一步说,如果歌手需要加强叙事效果,那么排比平行式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他想推进情节发展,那么递进平行式的作用就会突显出来。当然,歌手也不会忘记用句首韵、句中韵、句尾韵、连珠韵等韵式包装自己的歌行,使之听上去富有节奏、流畅悦耳。或许,在读惯了书面文学的人看来,这种口头叙事太过单调,缺乏文学性和独创性,但程式以及由此造成的俭省(THRIFTY)效果恰恰是口头诗歌最核心的特征,同时也是口头传统最集中的体现。
 
四、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民间叙事的“格式化”与民族志诗学
 
前文已经论及,《阿诗玛》的经典化主要是指为数不多的几个整理本的经典化,这些整理本包括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人执笔的第一次整理本(1954年)、第二次整理本(1980年)和李广田执笔的重新整理本(1960年)。这些本子的出版使故事歌《阿诗玛》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爱,在这一点上,《阿诗玛》整理本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仅仅作为文学读本,整理本无疑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本子——这已经为数十年来的阅读经验所证明;但就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而言,整理本的价值就需要重新检讨了。
在笔者看来,《阿诗玛》整理本存在的问题应当从田野工作和整理工作两方面加以检讨。前文已经提及,故事歌《阿诗玛》是由云南省文工团出面搜集的,搜集者带着十分强烈的倾向性和功利心,这就使搜集工作在尚未开始前就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具体的搜集过程更是问题多多,最致命的两条是采集方式和记录方式的不合理。我们知道,所有的口头文本都是在一定的现实语境下被讲述和吟唱的,《阿诗玛》也不例外。在婚礼上、在公房里、在山野中都可以听到《阿诗玛》优美的歌声,也只有在这些场合下,故事歌《阿诗玛》才是活态的、生机勃勃的。但在当时,搜集者们显然并未注意或者重视这一点,他们往往选择在住地或歌手家里进行采录,在场的除了歌手以外就是翻译人员和记录人员。殊不知歌手一旦脱离了习惯的演唱环境,缺少了与社区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表演中的创作”就沦为一句空话,歌手在这种封闭状态下讲述出来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会显得呆板、僵硬。另外,由于搜集者都不懂撒尼话,翻译人员汉文程度又不高,文本的记录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变通的办法是先由歌手用撒尼话唱一段,然后由翻译人员将其译成汉语,最后由记录人员笔录下来。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记录方式造成了两个不好的后果:首先,歌手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迁就翻译和记录人员,这无疑影响了他的演唱速度,进而影响到他对传统程式的使用;其次,由于其间经过了两重转译,歌手唱出的歌行和最终被记录下来的歌行之间已然存在差距。此外,搜集者也忽略了歌手在表演过程中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嗓音变化、乐器技巧、音乐旋律以及歌手生平、学艺经历、表演环境等诸多问题。田野工作的种种失误最终影响了搜集到的口头文本的质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
下一条: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王威]新媒体语境下的口头传统演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