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8 | 点击数:20509
 
在笔者看来,还有一项与改火活动有关的做法亦有助于引发唐人关注清明日,这就是皇帝对大臣的“赐新火”活动。清明日,宫廷中要钻燧取得新火,据《辇下岁时记》载:“至清明,尚食内园宫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26]皇帝则将钻取的新火分赐给臣工。有关赐新火活动的记载绝大多数出自中唐人之手,故赐新火活动似尤盛行于中唐时期,参见下表。
 

资料出处
作品名
作者资讯
《全唐文》卷531
寒食谢赐新火及春衣表
武元衡(758-815年)
《全唐文》卷531
谢赐新火及新茶表
《全唐文》卷668
清明谢赐火状
白居易(772-846),此状约作于元和二年(807)至六年(811
《全唐文》卷758
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以题为韵除清字)
谢观,生活于中唐时期。
《全唐诗》卷245
寒食日即事
韩翃,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
《全唐诗》卷271
寒食日恩赐火
窦叔向,《全唐诗》云: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衮贬,出为溧水令。
《全唐诗》卷281
史延(大历九年进士及第)
《全唐诗》卷281
韩浚(大历九年进士及第)
《全唐诗》卷281
郑辕(大历九年进士及第)
《全唐诗》卷281
王濯(大历九年进士及第)
《全唐诗》卷343
寒食直归遇雨
韩愈768-824

 
关于赐新火的仪式,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有较为明晰的描述,从中可见清明节颁赐新火的盛况,而从赋中“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句可知,盛大的仪式不仅局限于宫中,它还被引出宫门,而这足以引起都城的震动。赐新火仪式由于是皇帝与臣工们之间的行为而影响范围大大受限,但若说它的举行令身处帝京的人们对清明日印象更加深刻则没有疑问。另外,唐朝都城是五方杂处的大都市,随着参与、目睹乃至闻说其盛况的人员的流动,赐新火仪式能够加深帝京以外的唐人对清明日的印象也未可知。
此外还应一提的就是寒食的墓祭习俗。寒食墓祭在初唐时期已在民间盛行,并于开元年间上升为国家礼制。而至少在中唐时期,墓祭时给死者送纸钱也亦蔚然成风,所以张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纸钱”的诗句。不过,由于寒食节期间禁火[27]的要求,纸钱不能烧而只能抛撒或压于坟顶或挂于某处,这种对纸钱的处理方式有其缺陷。正如王建在其《寒食行》里所说:“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相信燃烧是令纸钱达到黄泉途径的人当然不会是王建一个,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定有不少人选择在能够用火的清明日上坟祭扫。而这使得清明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
下一条: ·[张勃]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用柳习俗
   相关链接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牛钧鹏]敦煌讲史变文所见唐代民间文化合流现象探析·[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海力波]从《庐江民》看唐代志怪中的祆教仪式
·[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
·古人如何过清明·[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预告║ 清明,拥抱春天的节日(CCTV-10 科教频道,2018年4月5日18:55)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张隽波]清明节:现代节日体系构建的先行者
·[严昊]吉祥思维在清明民俗文化时空中的嬗变·[冯志洁]江南蚕桑区清明卜叶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