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萧梅]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问题(上)[1]
  作者:萧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4 | 点击数:22621
 
 
注释:
-------------------------------------------------------------------------------
[1] 本文为笔者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中的“绪论”和“不结束语”两部分的合集。
[2] Timothy J. Cooley: “Casting Shadow in the Field”, Shadow in the Fie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载《中国音乐学》季刊,1996年第1期。
[4] 参萧梅:《理论·方法·精神--“‘实地考察’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评》,《中国音乐学》季刊,1997年第4期。。
[5]陈守仁《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1997,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
[6] John Van Maanen : 14-19
[7]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P. 34
[8] Malinowski, Bronislaw.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New York: Dutton, 1961
[9]A. Pike, Kenneth L.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Structure of Human Behavior. 1967. 2nded. The Hague: Mouton, 1967
B. Harris, Marvin.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mic/ Etic Distinc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5. 1976
[10] 沈洽《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载《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11] Jwff Todd TitonKnowing Fieldwork, Shadows in the Fiel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p. 90-91
[12] Timothy Rice <Time, Place, and Metaphor in Musical Experience and Ethnography>. Ethnomusicology. Vol. 47. No. 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P. 243
[14]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p. 5
[15]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1页,商务印书馆,傅任敢译
[16] William Macamber: The Anatomy of Disillusion,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8, p. 201
[17] 沟口雄三:《关于历史的叙述与客观性问题》,孙歌译,《学术思想评论》11辑,贺照田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P.320-336.
[18]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109
 
(本文刊于《音乐艺术》2005年第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网 2005-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盛燕 赵旭东]从“家”到“庙”
下一条: ·[萧梅]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问题(下)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马晓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舞蹈的当代文化价值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