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千灯古镇探人文之光
  作者:记者 孔晓宁 管志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4 | 点击数:8825
 

 

 
  图为千灯镇一瞥。
 

 
 
  昆曲古戏台正在上演评弹。孔晓宁摄
 


 
  原始天然石灯
 
 
  省油灯
 
 
  明代青铜青蛙捧荷叶灯
 

  早春时节下江南,一路都见古镇,发现其中名气大一点儿的,均立着一座古塔。它们无疑是当地曾经有过的丰盈繁荣的重要标志。未入昆山千灯镇,老远便见到了那座秦峰塔,鹤立于粉墙黛瓦之上,身姿苗条绰约,难怪当地人称之为“美人塔”。有这位1500余岁的“美人”相伴,我们饶有兴味地开始了此次的叩访。

  过桥,入古镇,踏上有“千灯一绝”之称的石板街。脚下的石板每块长约2米,宽均50厘米,蜿蜒3华里。它们原名“胭脂红”,一定有过好看的色彩,但眼下已被风雨沧桑磨砺得又黑又亮。“这街上的石板统共2072块,算得上是全华东地区最长的石板街呢!”年轻女导游的一句介绍提醒了我们:数千石块筑就的千年古街,这种数字契合的背后,该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底蕴呢?

  江南小镇何以成为昆曲发源地?

  动身之前,上网查索,知晓千灯是昆曲鼻祖顾坚的老家。昆曲前不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在各地愈演愈火。一个江南小镇,何以成为昆曲这一“百戏之祖”的发源地?我们真想一探究竟。

  沿石板街南行不远,见一扇大门上方挂有“顾坚纪念馆”牌匾。入内,一层是一个介绍中国戏曲发展史的展馆,二楼则设有一个相当别致的古戏台,戏台顶部为中空的“藻顶”,里面交错排列着凤头与龙头状的木“仰”。“这种装置既能吸音又能扩音,就是古代的‘音箱’”。见我们看得好奇,出资建造这间舞台的秦峰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坚清解释道。

  一男一女两位评弹演员登台,清嗓,拨弦,一曲《秋思》弥漫开来。那种缠绵的曲调,和着窗外“淡著烟云轻著雨,竹边台榭水边亭”的环境,显得特别和谐。我们忽然领悟:那软糯如丝的昆曲,为何偏偏会诞生于这温柔水乡。张坚清见我们听得入迷,又叫演员补唱一曲《君子之交淡如水》。

  “让外地人游千灯听昆曲,不是更好么?”我们婉转地提出意见。

  “演昆曲,演员化个妆,起码得用三四个小时。再说,找演员也难。不过,演员我们已经找好了,你们下次来,肯定能听到昆曲啰。”张坚清笑着答道。

  听老张介绍,昆曲源自千灯,不如说是千灯一带的独特地域文化成就了昆曲。在昆曲发展史上最值得一表的人,一是元末明初的顾坚,他原是精于风靡江南的南曲,最早把南曲改造成“昆山腔”。后来当地民间音乐家魏良辅借鉴江南民歌小调,把曲调平直简单的昆山腔打磨得像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张野塘等人又把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用在昆曲的伴奏之中,从而形成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而见长的“水磨腔”。16世纪末以降的200多年间,昆曲一直占据着中国剧坛的中心地位,“三岁孩童学戏文”便是那时的写照。

  当前,令千灯人最为自豪的,是流传至今的许多中华曲艺,都与自己脚下的这方水土有着源流关系。镇党委副书记顾菊明递给我们一份手稿,是一位学者刚刚完成的研究论文。文中说,《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万历十一年中进士221名,巧的是,千灯人徐应聘,同年中进士222名,两人遂成至交。汤翁辞官回到老家临川创作出《杜太守还魂记》,立刻带着剧本到千灯徐家老宅“湓渎新居”试演。这徐家老宅不但有株残而忽复烂漫的传奇牡丹,附近又有池榭花园与亭台楼阁,当地更不乏名人诗篇。论文据此大胆假设:汤翁日后将自己的剧本改名为《牡丹亭还魂记》,且加入大量清词丽句,应与此次的千灯之行有着因缘关系。

  此等能说明昆曲与其他剧种源流关系的故事很多,因此昆曲称之为“百戏之祖”是十分贴切的。而且,当今的昆曲发源地,每年举办一届越剧票友大赛,及至在顾坚纪念馆每日上演评弹,都再自然不过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3月04日00: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潘鲁生]正月十五,赏花灯
下一条: ·[张士杰]方寸间的《老北京风情》
   相关链接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郑培凯]昆曲传承与荷马研究
·传承传播昆曲的国际新平台·[蒋惠婷]非遗视域下浙江武义草昆传承与发展研究
·昆曲俞派传承研习班在上海开班·国宝级艺术家聚杭话昆曲传承 盼思接传统融合当下
·[王馗]古老剧种如何传承——以戏传艺 延续古老品格·让昆曲“牡丹花”开得更持久
·唐卡,那一眼的千年绚烂·昆曲,古老歌谣的当代吟唱
·和平艺术家张军:为世界打开昆曲园林的大门·中国戏曲之星张军荣获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郑培凯:昆曲传承与文化传统·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王馗]戏曲理论体系的学术拓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