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
  作者:刘铁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8 | 点击数:5852
 

 

[内容提要]民俗志在民俗学研究体系中占有资料基础部分的位置,但由于民俗学早已形成自己比较独特的研究风格,即必须直接“阅读”民众生活这个“文本”,故采取田野作业方法,所以民俗志就成为代表本学科特点的和占据主体位置的“研究方式”。在对此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民俗志研究者应进一步增强学科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意识实际包含着两个方向:检验修正与填补开拓,均关系到民俗学理论的建构。民俗志目前面临有“民”与“俗”即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由于得到一定解决,从而使民俗志文本模式正发生变化。

[关键词]民俗志;研究方式;描述;解释;问题意识;实验

 

本文刊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条: ·[刘小幸]生命、团结与繁荣的庆典
下一条: ·[仲林]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
·[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
·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王庆]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青海村落民俗文化志丛书》正式启动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毛巧晖 等著:《北运河民俗志——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