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万建中]刍议民间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1 | 点击数:5184
 

 

[内容提要] 主题(theme),《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是这样定义的:“主题(theme) 有时可以与‘题旨’互换使用。不过, 这个词更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题旨”即指“母题”(motif) 。在故事学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存于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母题”也可译作“情节单元”。前苏联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李福清就说:“我研究的方法有一个特点,从作品最小的情节单元入手,作系统性的研究。”可见,“主题”既可以是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单元,又可指称整篇民间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抽象意念或信条”。也就是说,“主题”的外延包含了“母题”,又大于“母题”。也正是由于“主题”的外延具有张阔性,有的学者便谨慎地弃用了民间文学研究中更常见的“母题”一词。

[关键词] 主题;母题;类型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条: ·[陈华文]区域民俗:理论、存在和传承
下一条: ·[高丙中]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培育扎实的民族志基本功
   相关链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方云]从景观到生活:园林遗产的当代叙事转向·[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陈姵瑄]五路财神宝卷的故事主题及撰造动因·[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张多]践行“大文化遗产”观:活态遗产多类型协同保护的中国经验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