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非遗大展论坛:在生产中保护──“非遗”保护的新概念
——200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报道三
  作者:杨源 邱春林 祁庆富 刘文峰 王华平 刘魁立 吕品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3 | 点击数:15903
 

 
 
  来自田野的实践与探索 

   阅读提示: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拓宽了人们认识和使用遗产的思维,增强了人类保护遗产的信心,丰富了人类保护遗产的方法,总结了人类保护遗产的实践。

  吉林省查干淖尔有久远的冬天捕鱼的历史,并已在辽金时期形成了一定规模。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当人们认识到查干淖尔冬捕生产习俗可以成为人类生动的文化遗产时,还只是局限于这种习俗的上冰、凿冰、出鱼、拉鱼这些过程,恰恰忽视了冬捕的生产性各个环节中更加深化的习俗和文化的探索和挖掘。

  记得当时还在辽宁大学民俗文化中心任教的乌丙安教授来到吉林时指出,查干淖尔冬捕习俗不是孤立的传承过程,要注意挖掘它的整体生产过程、展示这个过程、保护这个过程,这样才能留住这项遗产。

  当然,在生产性方式遗产保护中,认识遗产自身的综合内涵是必要的。就东北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文化的保护而言,在保护之初,一些人看到了这种习俗已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和认可,就渐渐地不去注意过程中的细节,如捕鱼的网绳开始使用塑料绳,拖网的马轮也变成了铁架子。这种倾向的出现并不是现代遗产的进步,也不单单是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其实恰恰是盲目的选择失掉了生产过程的生动性和鲜明性,逐渐减少了人们对这种习俗的关注。而正是我们后来不断地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通过真实的生产性方式过程来体现,才使他们发现了自己已经忽略了的对这个过程的重要载体面貌和性质改变造成的后果,于是及时进行调整,终于保持了这个遗产展示过程的历史性和原生态性。 

   ——曹保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关键在于价值观的重建

 
  阅读提示:在前现代社会,人类通过手工生产体现劳动的价值,满足基本需求。那么在今天,如果仅仅乞求于科学技术,以为这才是人的本质的集中和最高的体现,会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离开劳动对象、离开劳动资料、离开通过手直接进行的劳动活动越来越远,离开我们自身的正常发展也越来越远了。

  从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来看,前工业社会演变到工业社会,机器生产一步一步地替代着我们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方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发挥了和继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也要有相应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有过分崇拜的倾向?是不是对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在扬弃的过程中,否定和贬斥做过了头,往往把它们说成是愚昧、腐朽和落后?

  传统的手工技艺是我们先人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当机械制品完全替代和全部替代手工制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从根本上抛弃了这些遗产的重要价值。

  手工扎出来的灯笼,特别是自己扎出来的灯笼或许不如塑料的、在机器上压制出来的灯笼来得圆润光滑,但是它更有人情味,更被我们珍爱,更让我们有亲近感,在我们的意念中,有更长的生命力。

  于是,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如何重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问题。

  人的生产劳动,无论是手工生产劳动还是通过机器进行的大工业生产劳动,其成果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功能(功用)和包含在其中的人的属性。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强调了物品的功用,而轻视了或者说稀释了的人的属性。这种被轻视或者说被稀释了的人的属性,又是间接呈现的,或者说是隐性的。重建对某些优秀的传统手艺的价值观,目的之一就是要使手艺所体现的人性受到关注和彰显,提高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样才能激发传承人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持久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对优秀文化遗产的尊崇和珍爱。

  ——刘魁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2-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遗大展现场:彰显民族独特气质
下一条: ·“生产性保护”别成了非遗商业牟利的避风港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