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所谓“过三桥”的说法,不仅“三”往往是虚数,甚至“桥”也经常是假藉。尽管有些地方仍保留传统的形式,不少妇女也应当会在元夕里随俗过桥──不论是长年矗立的也好,或是临时搭架的也罢──但是过桥恐怕只是出游的名义。明代《扬州府志》言简意赅地指出当地妇女元夕皆“盛妆出游,俗谓走桥。”[130] 可见“走桥”其实不过是个形式,“盛妆出游”才是正经。《扬州府志》使用的“俗谓”两字,特别值得推敲——习俗所积累成形的“走桥”论述,正是赋予妇女得以“盛妆出游”的正当性基础。
一如“过三桥”的说法,“走百病”无疑也是虚拟的名义。归根究底,“百”也是虚数,“病”也是假藉,“走”、“游”、“遣”、“散”才是关键。
的确,平时因忙于家务或囿于门禁而陷身闺闼的妇女,也只有在元宵节里才得以正正当当地跨出家门,并且堂堂皇皇地“盛服街游”[131]──打扮光鲜亮丽在公共空间里赏月观灯、招摇过市。没有日常生活中性别的羁绊、家庭的牵累、与夜晚的禁忌。明代小说《金瓶梅》里曾提到:有一回元宵夜里宋蕙莲娇嗔地要陈敬济等她换上漂亮衣裳,一块外出“走百病/媚”──现存几个不同的《金瓶梅》版本里,有的印作“走百病”,有的则刊成“走百媚”。[132]其实,“走百病”与“走百媚”两者正互为表里:“走百病”是表、是名;“走百媚”才是里、是实。话说《金瓶梅》里过了好几回灯节,有那几个姑娘在元宵夜里走完“百媚”后真能“百病”不侵的?
山西《临晋县志》(1773)对这种妇女“游百病”的论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女夜游不禁,如放夜然,又曰“游百病,谓一游而百病可除也”,此女游诡词耳。[133]
而《赵城县志》(1827)的编者更一语道破其间蹊跷:
十六日,男妇皆出游,曰“游百病,一游而百病可除也”。男子游可耳,妇人不踰闺闼,亦借口除病耶?[134]
这两部县志的编者虽然带着卫道批判的口吻,但多少反映了实情。“走百病”的论述不过是个“借口”、“诡词”,将违反日常规范的行为予以习俗的解释,也因此得到正当性。值得推敲的是:既然是金吾弛禁的节庆,人人得以出游,“走百病”本不应只限于妇女。无怪乎许多地方志并不标明“妇女”为主体,只是平铺直叙“元宵赏灯火,前后数日,游行为乐,谓散百病。”[135]要不就是两性并称,直指“男女群游,曰散百病”;[136] 或称“男女盛饰游街,登城过桥,谒寺庙。”[137]前引华北地区转“黄河九曲灯”的迷阵活动,也多是男女并称:“男女中夜穿梭逐游,谓之散百病。”尽管如此,男女两性之间仍存有关键的差异:男人并不一定要利用“走百病”为“借口”,便可随兴外出夜游,但妇女却往往需要靠着“走百病”的“诡词”来安顿出游的正当性。
当然对一些自诩名门大户而言,对妇女门禁的规范不会因一时节庆而懈弛。有些方志编者特别强调:这种“艳妆出游,登城度巷”的“走百病”活动只有“庶民小户”行之,“绅士之家则否”。[138]或言“小民妇女多出游者,谓之走百病。”但又同时强调“大家无之。”[139] 《直隶绵州志》(1873)的编者更意有所指地表示:“十六日夜,妇女结伴游衢巷间,手炷香火,名曰游百病。缙绅之家不然,恶其男女无别也。非官为禁止,其风不改。”[140]正是因为元宵节提供了解放礼教与身分的场域,泯除贵贱雅俗的阶层分际,无怪乎那些“缙绅之家”,越发努力地尝试在这个场域中划线自持。而当阶层、身份与性别的界线遭到抹灭、跨越的时候,最容易感受到冲击与侵犯的无疑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优势的社群。
《直隶绵州志》的编者以为这种习俗因“非官为禁止,其风不改。”但的确有不少地方官员试图下令禁止妇女出游之风,例如河南《郾城县志》提及“近妇女烧香、走百病,严禁略止。”[141]《宁夏府志》指出“十六夜,民户妇女相携行坊衢间,曰游百病,亦曰走桥。经官禁,近稍减。”[142]浙江《瑞安县志》:“箫鼓歌吹之声喧阗达旦,男女杂沓,致烦禁饬”。[143]又浙江《乐清县志》也提及:“自初九日至元宵,笙歌彻旦,烛为之贵。而丙夜妇女竞出,扰杂衢路,故官府每禁之。”[144]这些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所指证的方志数据,一方面显示部分地方官努力革除元宵节妇女出游、男女混杂的现象,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民间禁不胜禁的风俗力量。
从隋初的柳彧到清末的左辅,历代不乏士人从统治阶层的立场衡量,尝试祛除元宵节庆的狂欢色彩,禁绝所有非礼不经的行为。但衡诸历史,尽管民间狂欢的活动内容因时因地而演进分化,但究其基调,显然从未在元宵嘉年华会里褪色消失,于明清时期发展成形的“走百病”,正是明证。作为一种风俗论述与实践,“走百病”为妇女元夕出游狂欢提供正当性的基础。士女可以盛服出郊,村妇也可以艳妆进城。在元宵节庆所提供的“锦绣排场”上,尽管人人都是观者,人人也都在演出,不过所有灯光与目光的聚焦之处,无宁是这一群群“靓妆炫服”的看灯妇女,与那一队队“采衣傅粉”的妆春少年。“女性”其实是元宵庆典中最耀眼的主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