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研究机构问题。这方面,我们现在缺乏基础,必须从“筑墙基”开始。在规模和名称上,最好能够成立一个民俗学研究所,但是,从目前各方面的条件看,似可以先成立一个研究组——民俗学研究组。这个组,暂时可以附设在社会科学院的某些研究所(例如社会科学研究所或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学会。有了机构,搜集、编纂、研究等工作,就可以有计划地顺利进行。这是关键的步骤。
再,关于研究人员问题。这方面根本上也需要从新搞起。可以先挑选一些对人文科学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知识的人员,在学习和实践工作过程中给以锻炼、培养,使逐渐成为合格的研究人员。“五四”以后,曾经在这门科学方面进行过工作,或者向来对这门科学很关心,现在并愿意有所尽力的老一辈学者,眼前还有一些。他们虽不能说是什么“识途老马”,但是,多少也可以充当备询问的“刍尧”。
学艺界的同志们!
民俗学不但是我们必须建立的一种人文科学,而且我们也具备了建立它的一定条件。去年秋间,社会科学院领导同志宣布的我国今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草案里,已经把这门科学郑重地列为研究对象之一。这是一个福音!关于这门科学的必须建立和专门机构的创设问题,去年夏间,我们曾经向社会科学院领导同志上过书,并蒙予以赞许。但是,这种学问专门机构的建立和科学研究的推进,需要广大学艺界同志的赞成和实际帮助。因此,我们今天诚垦地向大家呼吁,希望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使我国中断了多年的这门科学,能够在新的社会基地迅速发荣、滋长,为今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的庄严任务,作出它的一份贡献。
顾颉刚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容肇祖(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 坤[堃](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成志(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罗致平(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9年11月1日
(原载《民间文学》1979年第12期)
继续浏览:1 | 2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2009-02-03 12:32:47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