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是我们结合“哥们儿”称谓的文化背景对其内涵与功能的把握。而要对“哥们儿”称谓习俗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就要关注其民俗情境的另一部分即现场处境。其现场处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使用者身份、交际双方的关系和称谓发生的场所。1998年8月,我与河北省衡水师专的杜希宙先生合作,对“哥们儿”称谓在该市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此处仅将有关其现场处境的调查结论概述如下:第一,是“哥们儿”称谓使用者的状况。调查数据显示,15至25岁的小青年更多使用这一称呼,这与他们传统观念较淡薄,更易追求新潮有关。25至45岁的使用者略少。45岁以上的群体则基本不用此称呼。从使用者性别来看,“哥们儿”本是男性群体的专用称谓,它主要用于男性之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年和青少年女性中也不乏使用者。在127名被调查的女性中,有31%的女子使用过该称呼,其中6名经常使用,余者只是偶尔使用。女性主要用“哥们儿”来称呼熟人,特别是关系要好的同性朋友,以显得象男人那样爽快重义气,并活跃交际氛围。从使用者职业来看,在干部(含教师)、学生、工人三种职业范围内,工人群体中使用者占80%,比例最高。其次为大中专和初中学生,使用者占该群体被调查人数的58%,再次为干部,使用者占51%。第二,看交际双方的关系。从双方的熟识程度而言,男子既用以称呼熟人,也用以称呼不大熟悉和陌生的人,女子则基本用以称呼熟人。从双方的年龄大小关系来看,绝大多数使用者都以“哥们儿”来称年龄相仿者,或看起来岁数差距不大的人,也有少数人用以称呼年龄有明显差距但尚不至构成代差的人。交际双方的关系还包括双方的社会角色(这里指由职业规定的社会身份)关系。由于职业的不同关连着个人的收入、权势、文化教养、工作环境等的差距,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评价,使特定职业的人有了特定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交往中,由职业带来的社会地位因素影响到交际双方所持的态度,并体现在语言运用上,从而影响了“哥们儿”称谓的运用。调查数据显示,干部、工人、学生这三种称谓人在遇到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办公人员、自己的领导、小商贩或修理匠这些称谓对象时,最易于称之为“哥们儿”的对象是学生和工人,其余依次为农民、小商贩或修理匠、办公人员、知识分子,而选择称自己的领导为“哥们儿”的为零,这是由于上下级之间注重工作职位造成的尊卑关系的特点与“哥们儿”称谓抹平尊卑界线的特点形成对立,使上下级之间通常不用这一称呼。第三,看“哥们儿”称谓发生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哥们儿”的使用是分场合的,它一般用于街上、家里等比较随便的生活场合,不用于郑重的公务场合,比如干部阶层所处的语境在这两种场合的区分上最鲜明,当他在机关内与领导、同事一起办公时,他倾向于不使用这称呼;而在街上或家宅时,他处于生活场合,就可能使用这称呼。“哥们儿”称谓被运用的现场处境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其它因素,如称谓双方正在做什么事情,称谓人的交际目的等,此不一一。
城市文化环境是“哥们儿”称谓习俗产生、运作的土壤和背景,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它的文化内涵和礼俗功能,而现场处境则规定和表明着它的发生条件、具体意义、运用方法、交际效果等更为确切生动的内容。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就了解了“哥们儿”称谓的整体的民俗情境,也由此获得了对这一称谓习俗的比较全面和透彻的把握。
以上我们讨论了语言民俗情境的构成要素,和民俗情境对民间语言的形式、意义、功能和使用的重要影响。可以看出,民间语言与民俗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将之置于民俗情境之中,民间语言不再是孤立的词语形式,而是一种立体的文化现象。以此视角来考察民间语言,有助于我们将语言与民众活动、民众精神联系起来,在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背景的交汇处,透过活生生的民俗活动来达到对语言民俗现象的完整深入的认识。研究语言民俗而不顾其语境,不结合其借以存活的民众生活土壤,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容易流于单薄和片面。
(作者北京师大中文系1996级博士生 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本文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黄涛的博客 2009-01-01 08:5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