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朝梁)宗懔著,(隋)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明何允中辑《广汉魏丛书》本。
[2] 《隋书》卷40《元胄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77页。
[3] 《太平御览》卷695《服章部·袴》,第3103页。
[4] 《北史》卷77《柳彧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24页。
[5] 《北史》卷22《长孙平传》记载:“邺都俗薄,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庭以平为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坐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鍪甲象,上怒免之。”第811页。
[6]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8页。
[7] 《大宋僧史略》卷3,T54,P0254b
[8] 《旧五代史》卷4《梁书·太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7页。
[9] 《旧五代史》卷80《晋书·高祖纪》,第1057页。
[10]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1吴均《咏灯诗》,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50页。
[11] 《全唐诗》卷54崔液《上元夜六首》之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67页。
[12] 《全唐诗》卷72高瑾《上元夜效小庾体》,第789页。
[13]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正月十五日》,第61页。
[14]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1《寿命品》,T12,P0368a-P0368b。
[15] (隋)那连提耶舍译:《莲华面经》卷2,T12,P1076b。
[16] (梁)僧祐:《释迦谱》卷4《释迦八国分舍利记》,T50,P0075c。
[17] 据《出三藏集记》记载,在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前,东汉支娄迦谶译有《梵般泥洹经》2卷,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2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方等般泥洹经》2卷。其中支谦译的《大般泥洹经》与竺法护译的《佛说方等泥洹经》内容大体相同(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卷2,T55, p0014a。),但除竺译《佛说方等泥洹经》外,其他几种早就散佚,流传和影响都很有限。因此今天所能见到的所谓双卷《泥洹经》只有竺法护译本。(T12,P0912a。)但是现存译本也没有与僧祐《释迦谱》里所云完全相同的内容。
[18](唐)玄奘口述,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卷8《摩揭陀国记》,T51,P0918b。
[19] (南齐)昙景译:《摩诃摩耶经》卷2《摩诃摩耶经八国分舍利品》记载,在佛祖涅槃,遗体火化以后,“尔时拘尸国、波婆国、遮颇国、罗摩伽国、毗流提国、迦维罗卫国、毗舍离国、摩竭国王阿阇世等,得舍利分,各归其国起塔供养。”T12,P1015a。
[20] 《大般涅槃经》卷8《如来性品》,T12,P0650c。
[21] (唐)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后分》卷1《遗教品》,T12,P0902a- P0903b。
[22] 《摩诃摩耶经》卷2《摩诃摩耶经八国分舍利品》,T12,P1015a
[23] (南朝梁)僧伽娑罗译:《阿育王经》卷1《生因缘》,T50,P0135a。
[24] (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7, T50,P0131a。
[25] 《佛祖统纪》卷4《分舍利》,T49,P0167b。按志磐认为此事迹出《阿育王经》,似误。
[26]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2《机感茶毗品》,T12,P0908b。
[27]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7《起塔品》,T12,P1058a。
[28] 《大唐西域记》卷8《摩揭陀国记》,T51,P0918b。另外,《大宋僧史略》卷1《佛降生年代》曾经引《高僧传》说:“慧严与何承天争中边言,西域以建辰为岁首。传又云,十二月三十日号大神变月。即此土正月十五日,此指夏正也。而用十六日生魄,为月初一日焉。”(T54,P0236a。)按此说与玄奘之说似略异:玄奘以大神变月满之日为正月十五日,而慧严以大神变之月为正月十五日。两说相较,应以玄奘之说为准。
[29]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T03,P0299c。
[30]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佛说施灯功德经》,T16,P0804a-P0808b。
[31] 《佛祖统纪》卷9《诸祖旁出世家·陈皇太子渊》,T49,P0200a。
[32]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30《统归篇》,T52,P0360a。
[33] 《隋书》卷15《音乐志》,第381页。
[34]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55页。
[35]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3《上元放灯》, T54,P0254b。
[36] 见《全唐诗》卷89,第982页。向达先生在其《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里引用这两首诗时,将其分别称为《十五日夜御前》和《口号踏歌词》,是不正确的。
[37] 《全唐诗》卷54,第668页。
[38] 向达先生根据《唐会要》指出,早在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西域吐火罗国就曾经向中国进贡过高三尺的玛瑙灯树,而这种灯树,在德国学者勒柯克所著Chotscho一书中所著录的吐鲁番Murtuq第三洞的灯树壁画里还可以看到其大体的形制。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55页。笔者按,崔液诗中提到的七宝灯树与张说诗中所说的西域灯轮实际上是同一事物,即东晋时期天竺僧人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经》卷12里所提到的七层之灯。《佛说灌顶经》载:“救脱菩萨又白佛言:‘若族姓男女其有尪羸、着床痛恼无救护者,我今当劝请众僧。七日七夜斋戒一心,受持八禁六时行道,四十九遍读是经典。劝然七层之灯,亦劝悬五色续命神幡。’……救脱菩萨语阿难言:‘神幡五色四十九尺,灯亦复尔。七层之灯,一层七灯,灯如车轮。’”T21,P0535b。
(本文发表于《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浮山老妖的个人空间 2009-01-31 20:19:3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