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二)
  作者:李传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点击数:20000
 
《旧唐书·睿宗纪》记载了唐睿宗时期的元宵观灯活动,《旧唐书》在解释这个活动的起因时说:“初,有僧婆陀请夜开门然灯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关于僧婆陀,向达先生推测其应为西域人。[34]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还有更详细的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大宋僧史略》“上元观灯”条记载说:“唐先天二年(713年),西域僧沙陀,请以正月十五日然灯。开元二十八年(玄宗740年)正月十四日,敕常以二月望日烧灯。天宝六年(747年)六月十八日,诏曰:‘……自今以后,每至正月,宜取十七日十九日夜开坊市以为永式。’寻又重依十五夜放灯。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敕正月十五日然灯。” [35]很明显,僧沙陀和僧婆陀实际就是一人。可见,在唐睿宗时期建议正月十五日燃灯的,正是来自西域的僧人。上述史料明确表明,唐代的元宵观灯习俗,最终是由西域僧沙陀的建议而经唐玄宗下诏钦准所确立的。中国元宵观灯习俗来源于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习俗的事实,至此方揭示无疑。
唐代元宵观灯习俗来源于西域佛教社会,在唐代的一些诗文里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唐代诗人张说在其《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写道: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36]
 
按张说在唐睿宗时期官拜中书侍郎,知政事,亲自参加了唐睿宗元宵延喜门观灯的活动,上述诗作正是为纪此事而作。从这两首诗尤其是其第二首诗来看,张说对唐睿宗时期元宵灯火的西域特色是刻意渲染和着重突出的。这也说明,他对西域燃灯供佛的宗教习俗也是非常熟悉的。正因如此,他才能够明确地指出当时元宵灯会的灯轮和火树都是西域风格的。
唐代另一位诗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也是描写唐代元宵节盛况的,其中第二首云: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37]
 
按崔液是唐睿宗时期的中书令、著名诗人崔湜的弟弟,与张说也是同时代的人。崔液的这首诗作,反映的也是诗人参加元宵观灯活动时的见闻。这首诗中所提到的七宝灯树和灯轮、佛火等东西,都是《大涅槃经》等佛教经典里所讲的佛教信徒供奉佛祖的常见之物,也是西域佛教社会正月十五日燃灯供佛时必不可少的法物。[38]由此也可见唐代的元宵灯会在形式上还带有浓厚的西域佛教特色。这也是唐代元宵观灯习俗来源于西域佛教社会的有力证据。
总之,上述所有的证据都可以表明,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和元宵观灯习俗,的确是在隋唐时期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发展和确立起来的。而唐玄宗以诏令这种国家律令的形式对元宵节的地位加以确定以后,事实上也就相当于帮助元宵节在中国完成了其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进程。虽然元宵节在唐朝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在唐末因战乱的原因还一度停废,但元宵节的名称和元宵观灯的习俗却从唐代一直流传下来,历五代十国一直到宋代均相沿不替,最终成为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浮山老妖的个人空间 2009-01-31 20:19: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一)
下一条: ·[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链接
·[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赵洪娟]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
·[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陈鹏程]明清小说中元宵节描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元宵节将至,听习近平讲传统美德
·[萧放]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北京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突出非遗特色和冬奥主题·多彩民俗闹元宵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落笔升蝶]《红楼梦》与元宵节
·[萧放]元宵节极简史·[王英娇]亟待传承、保护、发展的庄河面塑灯
·[王海娜]佛山地区开灯习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宋梅]高校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张勃]上元灯树千光照 元宵:多元文化汇就的“大河”
·[黄桂秋]广西富川明城元宵节文化探究·[周丽妃]湄洲岛元宵节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