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二)
  作者:李传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点击数:20003
 
由于舍利塔被释迦牟尼认为是其法身归依之处,“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应礼敬诸佛塔庙。”[20]因此佛祖希望在自己涅槃之后,诸信徒能够起塔供养佛舍利。《大涅槃经后分》记载:“佛般涅槃茶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当于拘尸那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三层,上有相轮,一切妙宝间杂庄严,一切世间众妙花幡而严饰之。四边栏楯七宝合成,一切庄挍靡不周遍。其塔四面,面开一门,层层间次,窗牖相当。安置宝瓶如来舍利,天人四众瞻仰供养。”又说“圣王之身尔乃入棺。密闭棺已,载以香木七宝车上,其车四面垂诸璎珞,一切宝绞庄严其车,无数花幡七宝幢盖,一切妙香一切天乐围绕供养。……茶毗已讫收取舍利,于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塔开四门安置舍利,一切世间所共瞻仰。”[21]所以当佛祖涅槃后,四方信众纷纷建造舍利塔,以表达对佛祖的哀思。比如“尔时拘尸国、波婆国、遮颇国、罗摩伽国、毗流提国、迦维罗卫国、毗舍离国、摩竭国王阿阇世等,得舍利分,各归其国起塔供养。香姓婆罗门,持舍利瓶而归起塔。毕钵村人,得地焦炭起塔供养。后有衔国异道道士求得地灰,亦还本国起塔供养。”[22]而阿育王当时也“作八万四千宝函,分布舍利遍此函中,复作八万四千瓶及诸幡盖,付与夜叉,令于一切大地乃至大海处处起塔。”[23]
可以想象,在佛祖涅槃和法身火化期间,灯笼、火把、香烛之类的东西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在上述文献中,除有香烛的记载外,并未提到燃灯供佛的情节。然而,由于《大涅槃经》曾经明确记载燃灯供佛是佛祖生前的愿望,因此佛经中如果没有燃灯供佛的记载,就与《大涅槃经》经说不能吻合了。这个缺憾,是在佛教涅槃部的其它经籍里得到弥补的。首先,在佛经中补入关于燃灯的记载。比如《阿育王传》说,佛祖涅槃后,阿恕伽王抢夺阿育王保存的舍利,当阿恕伽王开塔得到舍利的时候,阿育王供养佛舍利的油灯却随舍利的出塔而熄灭:“阿恕伽王欲取阿阇世王所举舍利,……龙王自知威力不如,即将王至舍利所开门取舍利与。阿阇世王所造油灯始欲尽赐。舍利既出灯亦尽灭。”[24]这就证明在佛祖涅槃以后,的确有信众以燃灯的方式供养佛舍利。大概正是受了这类佛经的影响,《佛祖统纪》才认为阿育王有“作千岁灯”供养佛舍利的事迹。[25]其次,佛经中后来又增加了佛祖涅槃和供养舍利时香烛大放光明,如千盏明灯照耀的记载。《大般涅槃经后分》载:“将欲举火茶毗如来,是时大众……各持七宝香烛大如车轮,焰彩光明遍照世界。……复以香花遍满供养,是时宝烛至香楼所自然殄灭。是时一切诸天,复持无上七宝大烛焰光普照,……尔时一切海神。持海中火七宝大烛无数光焰。”[26]最后,在一些佛经中还有舍利塔在佛祖无上神力的激发下大放光芒,照耀四方如同白昼的记载:“诸天得舍利还于天上,即起七宝塔偷婆。龙得舍利还于龙宫,亦起七宝塔偷婆。八王得舍利各还本国,亦起七宝塔偷婆。……优波吉得着金瓮舍利三斗并瓮,亦起七宝塔偷婆。灰及土四十九斛,起四十九七宝塔偷婆。当耶维处亦起七宝塔偷婆,高四十九仞,香花供养悬缯幡盖,终日竟夜音乐声不断。佛之威神令诸七宝塔各各有光明,或夜放光明与昼无异,或昼放光明与夜无异。”[27]正是在这些佛教涅槃部经典的不断渲染和增饰之下,才有了《莲花面经》里所谓:“七日七夜大设供养,以种种花种种华鬘,种种涂香种种烧香,种种灯明种种音乐,供养礼拜”佛舍利的盛大仪式和场面。而后世燃灯供佛的宗教习俗,由此也具备了经典的渊源和依据。而释迦牟尼的涅槃后的燃灯供奉佛舍利的日子,在中国佛教经典里,又叫做大神变月满之日,其在印度为佛历十二月三十日,正相当于我国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前引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所讲的如来大神变月满之日“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当此正月十五日也”,[28]就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一时间,恰恰是与我国自南北朝以来至隋唐时期祭蚕神、迎紫姑、打簇、角抵戏和开坊式挂灯等传统习俗的时间相一致。所以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的习俗传入中国后很容易就与中国固有的正月十五日节日习俗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民俗节日。
自佛教涅槃部经典结集以来,到玄奘入印度求法之时,佛教社会燃灯供佛的习俗竟然能够古今相承达千年之久,并且还不断向其他地区传播和扩散,其奥秘又究竟何在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浮山老妖的个人空间 2009-01-31 20:19: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一)
下一条: ·[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链接
·[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赵洪娟]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
·[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陈鹏程]明清小说中元宵节描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元宵节将至,听习近平讲传统美德
·[萧放]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北京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突出非遗特色和冬奥主题·多彩民俗闹元宵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落笔升蝶]《红楼梦》与元宵节
·[萧放]元宵节极简史·[王英娇]亟待传承、保护、发展的庄河面塑灯
·[王海娜]佛山地区开灯习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宋梅]高校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张勃]上元灯树千光照 元宵:多元文化汇就的“大河”
·[黄桂秋]广西富川明城元宵节文化探究·[周丽妃]湄洲岛元宵节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