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陶立璠]民俗意识的回归
——河北省赵县范庄村“龙牌会”仪式考察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3 | 点击数:22241
 

    上午8时许,鼓声乍起,鞭炮齐鸣,迎龙仪式开始。一台用花束装饰的黄幔大轿,落在会头刘瑞料家的大门前,龙牌将从这里迎往神棚。会头家的小院里挤满了善男信女、有的手捧香案,有的挑着花篮,在门前起舞。室内由当家人带领众会头在庄严的龙牌前烧香膜拜,做请龙牌仪式。此时,范庄及附近村落的各挡花会(文艺表演队伍),也由会头家顺序排在范庄主要的街道上,鼓声震天,群情昂奋。

    大约9时许,巨大的龙牌从会头家请出,罩入黄慢大轿中。随同龙轿的还有一个供奉白蛾的玻璃匣子,白蛾是勾龙的化身,受到善男信女的特殊关照。黄轿前面是十几位包白纱巾的中年妇女,她们手举彩旗,捧着供品,随轿前行;另有七八个妇女,面对黄轿,双手合十,做倒行式,每退十多步,便面向龙牌跪拜一欢,显得特别虔诚。由此可见范庄人对龙牌的笃信程度。这天,龙牌前的花会队伍,排在最前边的是赵县龙化村武术战鼓队。之后,依次是解家寨西会、杨户南门同乐会、解家寨乐会、庞古庄战鼓队、大东平同乐鼓会、赵县小东平鼓乐队、常信营后街西会、常信营后街东会、常信营前街碌碡会,最后是龙牌压阵。因为引导龙牌的各挡花会要进行尽兴的表演,龙牌前的善男信女要在龙牌行进中烧香跪拜、许愿、还愿,所以龙牌在大街上的行进特别缓慢。

     上午11时许,龙牌迎至神棚。此时,棚里棚外被香客和围观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会头安放龙牌和白蛾匣子,敬献供品。安放好龙牌后,口诵《请龙经》、阿弥陀佛,烧香膜拜。此时,凡前来参加“龙牌会”的成千上万的信徒,好象得到什么命令似的,齐刷刷跪作一片,情景十分感人。

    从二月初一这一天起,范庄人在饮食上开始“戒五荤”,一律吃素食。五荤指哪五荤,说法不一。普遍认为是戒酒、肉、鱼、葱、蒜等;也有人认为除以上五荤外,还要戒妄语、提倡老实诚道、积德行善。在初一到初六“龙牌会”期间,“戒五荤”已成为范庄人的饮食规范,它含有道德规范的意义,任何人不得违犯。素食的花样很多,如油炸火烧、素饺子、粘米煎糕、饺子等。将蔓茎、面条混吃,叫“龙抓球”。“二月二”这一天吃面条时将面条挑起来,就叫“龙抬头”。

    龙牌安放在神棚之后,从下午到晚上,香客络绎不绝。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人到龙棚烧香,神棚中终日香烟不断。

    “龙牌会”正会。二月初二是范庄“龙牌会”的正会。这一天邻近村落和邻县的花会都前来范庄向龙牌上香。这些所有到会的花会组织,都由范庄“龙牌会”事先发出邀请。同样别的村落有会,范庄也会受到邀请,并派本村花会参加祝贺。这一天到达范庄的花会组织有数十挡,扇鼓、高跷、早船、跑驴、花扛、碌碡会、芯子、各式秧歌应有尽有。涉及的地区除邻近村庄外,还有从藁城县、宁晋县、高邑县、临城县、赞皇县,元氏县、栾城县、晋县、辛集等地赶来的花会。每挡花会都有鼓队做前引,首先到神棚向龙牌进香、上供,然后到神棚前的广场进行表演。这天前来进香和观看的群众大约有六七万人。凡范庄邀请来的客人,包括花会演出人员,都要招待一顿午餐。因此范庄村在食品厂的大院内专门设置土灶,临时抽调村民备饭。粉条烩莱、馒头管大家吃饱吃好。据不完全统计,中午在大灶用餐的约有4000多人。这种“舍饭”的习俗,流传久远。据说以前由善男信女们做好了饭菜送到龙牌会舍饭,现在由龙牌会自己招待。由此可见范庄“龙牌会”规模之大。

    进香。二月初三,龙牌仍供奉在神棚内,供来自各路的香客进香。

    送龙牌。二月初四下午举行“送龙牌”的仪式。范庄的花会又一次出现在神棚前。龙牌被从神棚中请出,送往原会头刘瑞科家。在那里供奉两天后,二月初六,再送往新的会头刘增献家。

    至此,“龙牌会”仪式全部结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2009-01-02 15:20:21

上一条: ·[乌丙安]楚文化摇篮中的古传说群
下一条: ·[施爱东]大灾之后必有妖言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
·[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