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张志春]冬至:仿佛是年的预演
——《春节旧事》引子
  作者:张志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2 | 点击数:13098
 

也许这些论述真正靠实还需要更多的文献与远古遗存下来的实物及图文资料。但这些已使我们心绪浩茫连广宇,目光还可向历史纵深处无限放量,或者在三代之前悠远之时,在那新石器时代,在那地老天荒的岁月,在那文字无法记录想象无法追踪的鸿蒙时刻,我们的先民对冬至可能有特殊的理解和待遇呢。
虽说到了魏晋时代冬至地位开始稍稍亚于元日,但历史是有惯性的。冬至日如此醒目的位置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仍得到全民性的保持和记忆。读周密《武林旧事》:
 
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
 
可知到了宋代,冬至仍被视为如同年节一般。而陆游《老学庵笔记》说:
 
予读《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卷有《卢顼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
 
一条线索穿透时空,看来即如年节存在,唐宋人们的心里仍然抹不去往昔的印痕,仍那么一往情深地视冬至如元旦视冬至前夜如除夕。虽然冬至节庆的细部复原还留待以后,虽然这远距离的眺望还有迷雾弥漫云彩阻隔,但雾中花卉云中山,即便面目不甚清晰,那扑朔迷离的感觉本身就有着别样的意趣和魅力。
无论冬至是曾有过的元日隆重庆典,还是如后来或隐或显地享有春节的规格氛围,总之,冬至与春节确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千万年的历史日月轮替春秋推衍,悠悠往事欲说当年好困惑,谁能厘清远古记忆中的冬至节庆流变史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先民的生活中,冬至曾在相当长度的时间段里成为最重要的年节活动,虽说后来渐渐边缘化了,但往昔曾有过的印痕不断地投影于未来,以致今天的我们仍陆陆续续地会接受到冬至大如年的种种信息。是民俗生活与集体记忆顽韧的传承能力,还是地老天荒时代的文化信息早已积淀于不能觉察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了呢?
神秘的冬至,有意味的冬至,在今天,虽则以一个独立的节日,但在随处可听到的话语中,在民俗的节庆活动中,冬至节仍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与春节遥相呼应。如果有人说新年从冬至开始,我想那并非勉强的说辞,而可能是确有实据且底气十足的追溯与回忆。当然了,我们知道,它的原生态状貌的想象构型描绘需要文献的挖掘和深层的解读,还需要大量的人文工作者辛苦的田野作业和文物考古提供多重证据才行,而这一切都需要相当长度的时日。
历史就是历史。现实中的冬至如何定位呢?不错,冬至是冬至,春节是春节,二者彼此独立,但冬至终究与春节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联系。让我们保持现状,也保持历史的朦胧感和神秘感吧,而不必去追究冬至到底是一张传播复杂历史信息的海报呢,还是曾经的年节活动一个简化的节缩版。但就现在的格局,我想似乎可以说,冬至节本身就是春节的一次预告,如同严寒之际迎面一位报告春消息的使者,如同夜半时分那一声响亮的通知黎明即将到来的雄鸡。
 
张志春著:《春节旧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1月出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秦岭醴泉──张志春个人空间 2009-01-06 10:33:36

上一条: ·[萧放]元宵灯会小史
下一条: ·[薛涌]中国人的节日焦虑因何而来
   相关链接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
·春节申遗成功·[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昆 李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桃花坞新版画得失·[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贺少雅]冬至消寒会考论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6月21日:冬/夏至国际日·[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