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黄涛]春节拜年礼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以河北省景县黄庄拜年习俗为例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6 | 点击数:19774
 
[摘要]拜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周代即有“朝正”的记载。几千年来,拜年的方式虽有变迁,但是历久不衰,今天仍然很有活力。在河北省景县,拜年是年俗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村落的拜年可按时间分为两部分:正月初一村落内部宗亲、村民之间的拜年,正月初二至初十外亲之间的拜年。这里的拜年是面对面的贺仪,不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不仅对至亲和各种亲属关系的长辈,而且对血缘关系已很淡远的同姓村民甚至异姓村民中的长辈,村民们都心甘情愿地采用这种古老而郑重的礼仪。在现代村落,这种礼仪的发生除了有悠久厚重的古老习俗的驱动以外,还是乡土生活的内在需要和乡民情感的自然流露。村落拜年活动有着孝亲睦族的功能,也是维持和加强村民互助关系的有效方式,又是村落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村落生活方式和内部结构整体上发生了显著的变迁,而拜年的传统方式仍然顽强地传承着。
关键词:村落;拜年;起源;过程;功能
 
一、拜年习俗的起源与演变
拜年习俗的历史是古远的。据《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此记载,唐虞即尧舜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了。先民的年岁概念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根据考古资料,我国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那时关于年岁的计算方法应初步形成。既有年的概念,就会有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间。这一送旧迎新的时间必被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要举行相应的活动来祈福禳灾、庆贺纪念等,也就有过年的习俗了。拜年便是其中一个产生最早的习俗之一。根据文字记载,最晚在周代就有了拜年活动。《诗经·国风·七月》是周代豳地(今陕西省彬县)民歌,按月份咏唱当时一年中的物候与民众活动,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此诗兼用周历和夏历,“七月”至“十月”的说法是指夏历。而夏历的十一月即是周历的正月。该诗在唱到十月之后不再用“十一月”“十二月”的说法,而用“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的说法来分指周历的一月至四月。上引诗句在唱完十月之后,就说收拾房屋的事情,并明确说“曰为改岁”,就是指按当时习俗,夏历十月底也就是周历十二月底是年终,此时人们开始郑重地辞旧迎新。诗中出现“嗟我妇子”这样的说法,即是咏唱者认为过年应有更好的条件、更充分的准备,而他们因为贫穷,只能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中塞住墙上的窟窿、熏跑老鼠、整好门窗就算是过年了,从而发出悲叹。由此可看出其时年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该诗尾段这样唱到:“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就是记述当时人们在年终岁首之时在公共场所聚会,以酒食祭祀神灵并祝祷庆贺的活动,“万寿无疆”就是其时的祝贺语即“拜年话”。得到记载较多的是官方的团拜活动即朝正。其时周代中央朝廷及各诸侯国都要举办这种正式盛大的礼仪活动。《左传》文公四年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周代朝正的场所是在祖庙之中,或先在祖庙祭祀,再转到其他地方庆贺、宴饮。《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王正月,公在楚。”《左传》解释说:“释不朝正于庙也。”即鲁襄公因为在楚国而不能到祖庙朝正,可见朝正是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他如在国内是一定要去的。地方政府也举行新年聚会。朝廷、官府的朝正、团聚活动不仅是宴饮、观赏演出、互赠礼品等欢庆活动,还利用这种公众场合公布新的政令、实行教化等。一些地方名流如孔子也被邀请参加官方的朝正活动。汉代以后,朝廷朝正的典礼更加隆重,地方官府和民间的团拜活动也越发普遍。宋代正式出现“团拜”一词。《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中说:“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实际上,团拜有各种方式:有围成一圈互拜的,也有两群人相对而拜的。民国以后,许多地方政府组织官员士绅汇聚一起行拜礼,或只是团聚庆贺而不叩拜,是简便的团拜礼仪。[1]
拜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行为,包括打拱作揖和下跪叩头。这种庄重的礼仪可用作祭祀仪式上对于神灵的礼敬,也可以用作对于人的礼敬,而人对神的跪拜礼应是更早的时候就存在了。这是人对神表示敬畏、臣服和祈求的一种自然动作。按古制,拜年是以跪拜的郑重礼仪来贺年。而且最早是在祭祀仪式上进行的。古时的重要活动都要祭神。在新旧交替的重要节日,必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来求告神灵,驱除灾殃,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农业丰收。《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在举行了祭祀天神的仪式后,皇帝举行众臣会聚的盛大酒宴,称作“劳酒”。《尚书·舜典》则记载了古人在正月初一拜祭祖先的活动:“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在祈祷农事丰收之外,也求告神灵保佑亲人平安度过新的一年,乃至保佑老人长寿、小儿成活。这种新年祭祀仪式的拜神和祷告应该是拜年的最初形式,后来才从祭祀仪式分化出相对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年祝贺礼制。在河北省景县,拜年必要跪拜,而且要在祭坛前向着祖神像跪拜,并不是向着人拜,也不是随处可拜,应该是承继古时拜年遗风的表现。
作为亲人、同僚、朋友等具有密切关系的人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礼节,拜年礼俗在密切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成为一项人情负担。宋代开始流行起投递贺刺代替入门拜贺的方式。贺刺相当于今日的贺卡,上面写上祝贺的话语,签上名字,有的还写上所送礼品,自己或派仆人送到对方门前。这种方式适合于同僚及关系并不很亲密但又需联络感情的人们之间,至于亲人、好友之间还是要当面拜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黄涛的博客 2008-12-07 22:24:15

上一条: ·[乌丙安]春联:我的一项年俗文化记忆
下一条: ·[梅联华]探幽南昌年俗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王琪]服忌:一个晋东南村落的宗族观念与实践·[宋汶阳]传统村落中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
·[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
·[高忠严]村落自治实践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