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春节,这个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建,越来越有味了,越来越有情了。但是,在众多关于春节文化的介绍中,大多处于春节文化事项的一般叙述中,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于春节风俗文化的来源也就不知就里。11年前笔者曾在《文史知识》1997年第1期上发表过,对春节风俗文化的来源作了探讨。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被“经济”和“政治”海潮淹没的时代,《春节风俗与蜡祭》一文也就石沉大海了。今天,在博客时代,我这个电脑盲在学生们的帮助下,也开出了博客,为了迎接2009年春节,特将拙文《春节风俗与蜡祭》转帖于下,以飨诸博友,也为中国民俗学网添一块砖。
春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本文试图根据春节风俗与蜡祭的关系,谈谈春节一些风俗的始源。
一
春节是妇孺皆知的民族传统节日,蜡祭却鲜为人知了。什么是蜡祭?《礼记·郊特牲》有一段文字作了详细的记载,其云: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基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尊野服也。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知蜡祭始于伊耆氏。伊耆氏“古天子号也”。汉郑玄《注》以帝尧为伊耆氏,唐贾公彦《疏》以神农为伊耆氏。不管为帝尧还是为神农,蜡祭始于原始社会,反映了在原始农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植物和农业神的崇拜。蜡祭的对象是:先啬、司音、啬、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故称之为“蜡八”。先啬是农业的首创者;司啬是前代主管农业的;农,郑玄《注》云:“农,田畯也。”田畯,即古之先教田者或始耕田者,就是农神或田祖;邮表畷,就是井田的疆界;猫、虎,因其食田鼠和田豕,保护农作物而受祭;坊,就是堤坝,用以蓄水、障水而受祭;水庸,就是沟洫,用以受水、泄水而受祭。总之,“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蜡祭之八神,不是对发明和管理农业有功,就是对保护和发展农业有恩,所以“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蜡祭的时间是“岁十二月”,即岁终农闲之时。蜡祭的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其意就是希望堤坝不崩溃,洪水不泛滥,昆虫不为灾,草木不生于良田。蜡祭的参加者主要是“田夫”或“野夫”,即西周时代的农民。
蜡祭要身着“黄衣黄冠”的“草服”,或称“野服”。何以用黄色?郑玄《注》云:“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
由此可见,蜡祭是西周时代农民的年终祭祀,是一年中关于农事最大的祭典和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徐杰舜的空间 2009-01-24 21: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