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拜年?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大年初一早晨)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閧市。”就是说,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活动从
家里开始,先向长辈跪拜磕头,祝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流年顺利,这时,长辈便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然后,家人(过去主要是男子)出门到五服以内的同宗同族和近邻挚友家里拱手相拜,恭喜发财。
重家族、重宗亲、重血缘,是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分裂、不衰亡、自强不息的凝聚力之所在。而春节(辛亥革命后把古之元旦改为春节)无疑是一年中人们尊亲重友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尽管从西周起就有了元日、新正、元旦等的记载,但由于历制的更替,春节的日期屡有变化,到汉武帝时夏历才固定下来。文献上屡见宫廷里拜年的记载,但缺乏庶民社会拜年道贺的材料。
到了宋代,庶民百姓春节拜年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岁时记一类的杂书中。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开封府拜年的情况:“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关扑”乃北宋政府规定放的年假。)老百姓在年节里要互相走访拜年。拜年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宗族、亲戚等,要亲自趋访致拜,而对一般友朋同事,则派人致送贺年片或名片,古代叫“投刺”。赵翼《陔余丛考·名帖》云:“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一直延续到明代,这种投送贺谒(贺卡)拜年的习俗,在民间非常流行。明代诗人文征明的《贺年》诗里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情简不嫌虚。”可见春节拜年情形之一斑。
清初仍然依照宋代旧例称“投刺”,在民间则俗称“拜年帖”。到了康熙年间,改“投帖”的名称为“红单”,即在红纸上写上某人拜贺的字样,投送到朋友家。
有记载说,清代人过年时,“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这种不需要主宾见面的投送“红单”拜年的习俗,又叫做“飞帖”,在民间社会非常盛行。为适应这种“飞帖”,一般人家常“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以便投送来的拜年“红单”,就放进粘贴在门上的红纸袋里。我们今天有的人家在门上挂一个纸制的信插,就是这种用来接帖的“红纸袋”的遗俗。
被派来“投刺”的仆人,把主人的“投刺”放进对方的纸袋里后便可扬长而去,不必非要见到连主人也许并不认识的朋友。清人写的《艮斋杂记》说:“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这种投刺、投帖、投红单(贺年片)的习俗,流行于一般士人庶民阶层,看起来好似虚于应酬,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实则不然,寄托着人们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拳拳真情,无怪乎诗人范来宗在《拜年诗》里写道:“走贺纷闻岁龠更,素非识面也关情。添丁夸列怀中刺,过午飞留簿上名。羽士禅师同逐逐,东家西舍尽盈盈。春明旧梦还能记,驰遍轮蹄内外城。”这种用贺年卡代替亲趋登门拜年的习俗,是应运而生的,既节约时间,又省却送礼应酬,故而延续下来,长盛不衰。
清末民初是大变革的时代,社会上兴起了“团拜”的方式。对于在机关团体、工商企业里做事的群体性人群,在岁首以团拜的方式拜年,以增广联谊,加深情感,强化凝聚,稳定社会,是时代的需要和召唤。(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年01月23日 08:4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