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刘锡诚]从拜年的历史看社会变迁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6 | 点击数:4648
 


 
    何谓拜年?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大年初一早晨)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閧市。”就是说,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活动从
家里开始,先向长辈跪拜磕头,祝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流年顺利,这时,长辈便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然后,家人(过去主要是男子)出门到五服以内的同宗同族和近邻挚友家里拱手相拜,恭喜发财。

    重家族、重宗亲、重血缘,是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分裂、不衰亡、自强不息的凝聚力之所在。而春节(辛亥革命后把古之元旦改为春节)无疑是一年中人们尊亲重友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尽管从西周起就有了元日、新正、元旦等的记载,但由于历制的更替,春节的日期屡有变化,到汉武帝时夏历才固定下来。文献上屡见宫廷里拜年的记载,但缺乏庶民社会拜年道贺的材料。

    到了宋代,庶民百姓春节拜年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岁时记一类的杂书中。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开封府拜年的情况:“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关扑”乃北宋政府规定放的年假。)老百姓在年节里要互相走访拜年。拜年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宗族、亲戚等,要亲自趋访致拜,而对一般友朋同事,则派人致送贺年片或名片,古代叫“投刺”。赵翼《陔余丛考·名帖》云:“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一直延续到明代,这种投送贺谒(贺卡)拜年的习俗,在民间非常流行。明代诗人文征明的《贺年》诗里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情简不嫌虚。”可见春节拜年情形之一斑。

    清初仍然依照宋代旧例称“投刺”,在民间则俗称“拜年帖”。到了康熙年间,改“投帖”的名称为“红单”,即在红纸上写上某人拜贺的字样,投送到朋友家。

    有记载说,清代人过年时,“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这种不需要主宾见面的投送“红单”拜年的习俗,又叫做“飞帖”,在民间社会非常盛行。为适应这种“飞帖”,一般人家常“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以便投送来的拜年“红单”,就放进粘贴在门上的红纸袋里。我们今天有的人家在门上挂一个纸制的信插,就是这种用来接帖的“红纸袋”的遗俗。

    被派来“投刺”的仆人,把主人的“投刺”放进对方的纸袋里后便可扬长而去,不必非要见到连主人也许并不认识的朋友。清人写的《艮斋杂记》说:“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这种投刺、投帖、投红单(贺年片)的习俗,流行于一般士人庶民阶层,看起来好似虚于应酬,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实则不然,寄托着人们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拳拳真情,无怪乎诗人范来宗在《拜年诗》里写道:“走贺纷闻岁龠更,素非识面也关情。添丁夸列怀中刺,过午飞留簿上名。羽士禅师同逐逐,东家西舍尽盈盈。春明旧梦还能记,驰遍轮蹄内外城。”这种用贺年卡代替亲趋登门拜年的习俗,是应运而生的,既节约时间,又省却送礼应酬,故而延续下来,长盛不衰。

    清末民初是大变革的时代,社会上兴起了“团拜”的方式。对于在机关团体、工商企业里做事的群体性人群,在岁首以团拜的方式拜年,以增广联谊,加深情感,强化凝聚,稳定社会,是时代的需要和召唤。(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年01月23日 08:40:59

上一条: ·己丑春联:牛年奋进 躬耕力行
下一条: ·[黄景春]春节习俗与时代精神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文江]传说研究的三种范式·[刘婷]从辽境香炉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镜像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冯莉]论埃内斯托·德·马蒂诺的民俗观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陈冠豪]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垛”组合现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