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萧放 吴静瑾]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1983—2003)
  作者:萧放 吴静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5 | 点击数:48624
 
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岁时节俗一直是民俗的主干。对于岁时节日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但都重视岁时节日民俗的社会服务意义。传统的岁时节日是自然时间与社会生活时间谐调的产物,是在一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活节奏体系。岁时节日自汉魏以来形成体系之后,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它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随着人民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2] 
岁时节日不仅在中国民众传统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与中国岁时节日悠久历史相媲美的是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料积存,自《荆楚岁时记》之后,中国有着基本完整的岁时民俗文献系列,以及大量的笔记类杂史资料,还有丰富的田野资料。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利用这些资料对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拓了不少新领域,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岁时节日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学术空间需要展拓。本文就1983年至2003年近二十年来中国各类杂志与出版社发表刊出的有关岁时节日成果进行了全景扫描与解剖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一份学术参考。
 
一、岁时节日论著刊印发表概述
 
(一)1983年前的岁时节日民俗论著简述
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对于民间岁时节日的民俗学探讨也始于这一时期。从“五四”前后到1983年间,有关岁时节日的论著以汉族居多,少数民俗岁时节日有所涉及,但数量较少。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相关论著来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的研究:
 
1)岁时节日民俗的调查及其描述
 通过一定的田野作业,对具体民俗事象进行相关调查,然后进行描述性的记录,历来是民俗学研究的工作方法之一。岁时节日是民众最能切身感受的民俗事象,且有相当的趣味性,因此岁时节日民俗的调查活动在民俗学的兴起之初,就受到了较大的关注。从“五四”时期开始到1982年间,有关岁时节俗调查的论著,大约占了岁时节日民俗论著总数的40%左右。在这些文章里尤其多的是对于正月节俗的记录,它们又占了其中的二分之一强,如1927年,叶树坤发表在《燕京学报》上的《福州旧历新年风俗之调查》;1936年,张世文发表在《民间半月刊》上的《定县的新年娱乐》;1978年,严必康等发表在《江苏文物》上的《春节年俗特辑》等等。
2)岁时节日民俗的考据性研究
早期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学者相当多来自传统的文史学科,因为其学养与兴趣的关系,他们注重对岁时节俗作名物考证与源流考辩的考据性研究。从笔者所搜集的资料看,这段时期关于岁时节日的研究,涉及的面并不广,除了一些通论性的论述,如杨宽的《今月令考》(《制言》,1935.5),于省吾的《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4)何联奎的《中国之节序礼俗》(《故宫季刊》,71期,1972)等有关岁时月令的论文,是其中的代表。对于具体节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年、清明、寒食、端午、中秋、除夕等几个大的隆重的节日上。从刊载论文的报刊杂志看,比较分散,但也有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杂志,如《民俗周刊》、《逸经》等,其中谢国桢的《寒食清明考》(《国学月报》,1927.2),劳干《上巳考》(《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9期,1970.),闻一多的《端午考》(见《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7),黄石的专著《端午礼俗史》(台湾鼎文书局,1979)等,是单一岁时节日民俗考证的力作。
另外岁时和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早期的岁时节日研究中,人们注意将岁时与历法形式进行结合研究。早在1914年,佩三就在《群强报》上发表了《阴历阳历》一文。从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大约占了1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通用的历法,如农历、公历等,他们的研究还触及了少数民族的特有的历法,如1981年,张旭发表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上的《白族的古老历法》;1982年,刘尧汉等发表在《民族学报》上的《世界天文史上具有特色的彝族太阳历》;同年还有陈久金等发表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上的《论彝族的太阳历》;杨光民发表在《民族文化》上的《傈僳族的自然历法》等等。
综上所述,从五四前后到1982年这段时期,就岁时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看,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人们开始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视角,以挖掘岁时节日中深刻的历史内涵,为学术的进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华文]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
下一条: ·[陈华文]失落的光荣:后三套集成时代的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中国传统插花亮相三里屯艺术节中秋雅会
·[巴莫曲布嫫]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马知遥 王明月]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中国民俗学会:会费在线缴纳清单 (2020年9月3日至21年5月31日)
·《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4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0年第6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0年11-12月受理)
·《民族艺术》:2020年第6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