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伴何兹全曾经在《中国文化六讲》(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中说: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特点,有中国文化的素质。在我看来,使中国文化有这些特点和素质的,有两个根源:一个是农耕生活,一个是家族本位;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素质,都受有这两个根源的影响。具体就民俗文化来说,其影响更为直接和鲜明。年节岁时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我们不妨就此来看看年节民俗中所反映的农耕与家族的影响。
中国的年节,起源于古代农业的丰收祭祀。《说文》“年,谷熟也。”禾谷成熟为年,古代史书上常以“有年”、“大有年”来表示年成。年节岁时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农民辛苦一年,只有到大年时节才能停下来稍事休整。如《礼记.月令》所说:“劳农以休息之”。在四季农事活动中,惟有冬春之际是难得的闲暇时节,在年节的日子里人们举行各种仪式与娱乐活动祭祀农神、祖先,祈求新年的顺遂,这些活动大多在家族中进行,我幼年时,曾见过年节时分,祠堂里张灯结彩,族人在族长率领下,环跪祠堂庭院,叩拜祖像。年节是家族关系增强的时机,也是家族力量的显现。我们从年节习俗的性质与展开方式中常常能体会到农业民族所特有的心情与精神品格。
由冬月进入腊月,在腊月初八之后就进入了年节阶段,北方有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中国人过节以吃食为标志,腊八要吃腊八粥,腊八粥用各种米豆混合熬煮而成,讲究的人家,会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并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以及白糖、红糖、葡萄等,作为腊八粥调味、提色的点缀(《燕京岁时记》)。人们除了用腊八粥“祀先供佛”外,还“分馈亲友”。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多说人间的好话,人们就买些糖瓜贿赂他,名为“祀灶”,实际上是一年吃不着甜食的人家,借此机会大人孩子吃点甜的。有的地方在灶门上抹酒糟,称为“醉司命”,这个习俗从唐朝就开始有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进入大年阶段,人们忙着备办年节食品。我的老家山东菏泽旧时流行一首年俗民谣,说的就是人们忙办年节吃食的情形:“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吃饺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宰只鸭,二十九,抬坛酒。”二十四包的饺子冻着,年前年后,亲戚来访,煮了吃。人们还从初腊月初就开始蒸稷面糕和黄米团子,一直蒸到腊月底,这些食品如果能吃到二月二,才是日子好过的人家。也蒸白馍馍,不过主要用于待客。小康人家,一年到头,吃喝齐备了。
除夕到了,亲友馈送礼品。人们打扫家室祠堂,在大门上换上新桃符,贴上新门题,在天井处结一个天地棚。天地棚用秫吉搭成,里面敬上老天爷,灶门口敬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院子里撒上芝麻秸,称为“踩岁”。“饮辞岁酒”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
年三十的晚上,一些年内因各种原因来不及嫁娶的人,就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完成婚事,一时间,箫鼓齐鸣,当地人说诸神不在,可以“偷娶”。(光绪《曹县志》)北方农村水金贵,用水节省,但在过年一定要洗洗涮涮,俗谚“三十晚上洗洗脚,打的粮食没地儿搁。”大年初一,一定要吃素饺子,鲁西人称为“素扁食”。吃饭时,桌上一定多放三两碗,一是给外出的人留的,一是给新年添人进口预备的。吃完饺子,天已亮了,就开始给家族长辈磕头拜年,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也要磕。家族成员来往往,互相拜访问候,亲情自然又得到温习与强固。
中国人就是通过许多细微末节的习俗,强化着人们之间的联系,将庸常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农业民族平和的性格,也能体味他们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对神灵信奉与对家族文化的依赖与重视。
文章来源:《文史知识》2005年第2期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