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萧放]年夜饭,回家吃
——三联版《春节》书摘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1 | 点击数:7279
 
 
 俗话说“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每到农历岁暮,火车、汽车、飞机、轮船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全面繁忙,到处人如潮涌,大家急忙忙地赶路,就是为了一顿年夜饭。年夜饭的文化魅力确实惊人,由年夜饭而促成的近20亿人的大流动,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压力,从经济学上看也是假日经济的巨大成功。
中国人从有“年”的概念开始,就有了年夜饭,年夜饭来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年”是丰收的标志,上古社会,人们种植的庄稼丰收了,就要感谢神灵的赐予,感谢的形式就是祭祀,祭祀的祭品自然是收获的事物。古代年终大祭是蜡祭,用食品祭祀百神。随着家族社会的发展,多神祭祀逐渐演变为以祭祀祖先为主的腊日之祭,人们杀褚宰羊,就是为了祭祀祖先。《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跻佊公堂,称佊兕觥,万寿无疆”的描写,这里的公堂大概也就是后来汉代《四民月令》中所说的供奉先祖牌位的祖屋,人们在此饮宴团聚。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是人神共进的晚餐。逝去的各位亲人都被主人一一招呼、请回。只有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年饭一定要全家人同吃,哪怕你一年都下馆子,但年夜饭需要回家吃,这是在祖先牌位下与亲人聚会,年夜饭的意义在这里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聚餐。万一因为特殊事情不能回家,也要在吃饭时摆上他的座位,放好筷子等餐具,表示他也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团圆聚会。“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传统社会是非常令人感喟的事情。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在军队、学校每到大年三十都要给留守的军人与因故不能回家的同学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又叫年羹饭、年更饭、分岁筵、团年饭等。明清时期“合家聚饮”称为“分岁”或“团年”。明代北京人在二十四日祭灶后,各家皆蒸点心,储备肉类,准备二十天的食品消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为“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以庆贺。(《酌中志》)杭州,在上祀祖先之后,“家人父子群聚欢宴,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传统的年夜饭,菜肴充满寓意。《金陵岁时记》记载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人们以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页、面筋十种,细切成成丝,以油炒之,谓之“十景”。还有干马齿苋作的安乐菜,黄豆芽作的如意菜等,都取其吉祥之义。苏州人年夜饭,俗称“合家欢”。在年夜饭的菜肴中同样也有安乐菜,不过它是用风干的茄蒂杂扮其他果蔬作成。人们吃年夜饭,下箸必先此品,以求吉祥。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妻孥一室话团圞,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清嘉录》)中国南方地区的年夜饭有两样菜不可少,一是有条头尾完整的鱼,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南方俗称圆子,象征团团圆圆。旧时山区穷人弄条鱼过年不容易,有的地方就要用一条雕刻的木鱼代替。现在有人发明了新的年鱼菜,这就是糯米为原料的糍粑鱼。糍粑鱼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味道甜美。
在闽南,年夜饭是家庭亲情、希望的集中表达,许多食品是特地为过年而做,有象征意义,一些菜品不可少且不可不吃:韭菜,韭菜是新春尝新之物,也是初春祭祀神灵的时新供品。后代重视“韭”与“久”谐音,寓意年寿长久。家人拥炉围桌而坐,长辈念着“韭菜春,吃有剩(春)”,带头先吃一撮韭菜,全家跟着动箸吃韭菜,边品尝佳肴,边互相祝福,其乐融融。这大约是《诗经•豳风•七月》中上古岁末“献羔祭韭”场景的现代版;豆腐,“豆腐”与“斗富”谐音,寓意丰裕富足,民间有“韭菜春,豆腐福”之说;芥菜或菠菜做的长年菜,表示长寿;年夜饭一定要有萝卜,萝卜,在闽南语叫“菜头”,与“彩头”谐音,寓意好兆头;竹笋,寓意节节高;肉圆(丸)、鱼圆(丸)加上家人团圆,合称“三圆”;还有用整只鸡做年夜饭的菜肴,闽南语“鸡”与“家”谐音,表示全家福;油炸品,寓意兴旺等等,不胜枚举。饭后来些甜品,寓意生活甜蜜;吃些柑桔,寓意吉祥如意;啃些甘蔗,寓意节节甘甜、步步高升。旧俗,还将蚶壳撒放于门后或床下,同时念:“掖(撒)蚶壳钱,明年大趁(赚)钱”,到初五才扫出,象征明年发财、金银满屋,此俗今少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
下一条: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过春节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