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凌晨,准确地说在子正时分(零点),新年在钟声中诞生,“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岁之始,人们相互拜年庆贺。
拜年是岁首的主要活动。新年时节,人们身着鲜洁的新衣,四处走动拜贺。拜年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一般正月十五结束。关于拜年习俗,民间有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称作“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的晚上要出来吃人,人们害怕它,所以家家关门闭户。到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相见,互相道贺,庆幸自己没有被年兽吃掉。这一传说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上古社会,人们心中新年与旧年交接的时刻是危险的时刻,人们度过了这一时刻就值得高兴庆幸。
传统拜年的对象有三类,一是给神拜年。这是拜年习俗中最久远的信仰,在人们心目中,新岁的降临是天神的赐福,因此新年开门的第一件事是按照黄历通书上的提示,面朝吉利的方位烧香叩拜,民俗称为“出天方”或“出天行”。在华北是拜天地众神。这些都是对新的年岁之神的膜拜。二是给祖先拜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观念很强的家族社会,亡故的祖先,并没有远去,他们与子孙同在。他们在除夕回来与子孙团聚,新年到来时,人们自然要首先叩拜祖先。在华北,新年饺子第一碗要盛给祖先。三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拜贺。新年人们不仅更新人与神灵、祖先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更新亲友邻里的人际关系,这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在传统礼俗中,人们之间的相互拜年庆贺也遵循着一定的人伦道德秩序,由尊到卑,由近及远。在朝廷每年元旦有盛大的“元会”,百官上朝向帝王恭贺,帝王也举办宴会款待群臣。利用君臣相贺的形式重新确立君臣之义。我们今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春节团拜活动与此有着相近的性质。
一般百姓,在家族中先给家庭长辈拜年,长辈赏给儿孙压岁钱。家内互拜后,人们出门拜年。以前给尊辈拜年是口中说着吉祥的话,双腿跪地,行真正的跪拜礼,现在河北、山东部分地区还有跪拜的习俗,当然现今人们大多是口头拜年。在家外拜年中,姻亲关系受到特别的重视,姥姥、舅舅家是民间拜年的重点,人们一般在初二就要上门叩拜。在给至亲长辈拜年时带上水果糕点等礼物,作为一种心情的表达也十分必要。亲友之间拜年,拜年客受特别的礼遇,旧时天津人,主人要为拜年客预备“百事大吉盒”,里面放置柿饼、荔枝、桂圆、核桃、枣、栗、花生等,柿饼表示事事如意,核桃为和和气气,枣、栗、花生、桂圆等象征早生贵子。台南拜年客登门以糖果或糖茶款待,俗称“食甜”,表示亲人之间,圆满甜蜜。
新年时节,邻里同事之间也须互拜。不过拜年的方式会较为随意,交谊甚厚者除外。一般拜年客不带拜年礼物,上门向主人道贺寒暄,人们在一天之内,可走数十家,有人对这种拜年方式有些微词,说:“走千家不如坐一家”。有的是在路上见面道贺,说些“恭喜新年大发财”之类的吉祥话。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人们兴起一种以名帖拜年的习俗。南宋时期,有人就因为自己不能亲自前往,让仆人给对方送上自己签名的拜年帖。明代北京时兴投递拜年帖,这时的拜年帖用红纸书写,只写”“某某拜贺”,不管平时是否熟识,只管“望门投帖”。清代江南称为“飞帖”。既然拜年成为一种应酬的客套,主人家也就不亲自接待,只在门口留一门薄,在上登记;或者用红纸做一类似信袋的东西,收取拜年帖,称为“代僮”,以作为佣人的替身。这种红纸袋也称“接福”。主客两不相见,就完成了拜年的礼节,这是城市社交生活的简约表现,现今我们流行的一年一度的元旦寄送贺卡,与此有着相似之处。在当代年节习俗中,拜年的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有的还利用邮政快递给远方的亲人送去拜年的礼物。
拜年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初九之前,再往后就称“拜迟年”,关系密切的,就不大乐意初九之后的拜年。当然在正月十五之前拜年,都是可以的。甚至有人说:“有心拜年,寒食未迟”,自然这是玩笑话。在有些地方因为特殊的历史传统的关系,拜年时间有特殊安排,如福建兴化,为了不忘倭寇屠城的历史事件,将初一至初五视为“祖先难日”,五天之内,人们不相往来,直到初六才开始出门拜年。
少数民族在年节中也有拜年的习俗,蒙古族以春节为上节,古时将春节称为“白节”,正月为“白月”。年初一,身着盛装的人们纷纷跨上年前调好的骏马,出门拜年,主人的女婿给来访客人敬上美酒,这种敬酒须每敬必喝。因此没有一定的酒量,在蒙古族人们那里恐怕连拜年客也作不了。藏历年是藏族同胞的传统大节,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串门走访,见面热情地互道“扎西得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
拜年是凝聚亲情、友情、乡情的重要礼俗,上门拜年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增进彼此情感联系,这样的交流在繁忙与相互隔膜的时代,显得特别的珍贵。
新的拜年习俗中,值得一说的是新年团拜,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往往在新年举办新春团拜会,不分主客大家清茶一杯,相互恭贺,这样的拜年既节省了时间与物质的耗费,也增添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其实在我们现代生活社区中,应该倡导春节聚会团拜的新风,以融洽社区邻里关系,建设新的居民共享的习俗文化。
(原刊《今晚报》2005年2月8日第14版副刊)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