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钟宗宪]论民间文学的学科认知与研究方向
  作者:钟宗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7 | 点击数:24190
 

其次,是传统文献方面的问题。例如刘守华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史》书中,提到《战国策·楚策》中“狐假虎威”的故事,他说:“我们有理由认定,它是一则来自民间口头的动物故事。”(刘守华,199946)而刘先生所说的理由是:老虎和狐狸是中国民众所熟悉的两种动物,人们巧妙地融合对于这些动物的民俗心理来集体创作,后来被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所加工运用。但是以目前所见资料来检视,“狐假虎威”的故事看不出来有所谓的“口头传承”,也看不出来当时普遍流传的迹象。或许这是经过文人整理记录之后,必然出现的问题,以今天所见的文献资料去验证某一则故事是民间文学,其实难度很高。

对于“狐假虎威”故事的问题,我们可以反省的是:像“志怪”、“话本”这类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与民间故事息息相关,但是能不能因而推敲出谁先谁后?来确定所谓“民间文学”的存在?这会不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诡论当中?其实关于民间文学的讨论,有一个重要态度是对于历史文化事实的客观呈现。但是在整个以“民间文学”为先的主观印象主导下,便会很容易落入:凡具有民间意识,或以民间文化为素材的文人创作,都一定是先有民间文学才有文人创作的刻板结论。既然没有办法找到相对应的资料可以将文人书写的作品往上推溯,那么先保守地说明确实是文人书写早于民间文学又有何妨?这一样可以表现出民间文学的流变状況,而不损及民间文学的重要性,反倒是印证出文人书写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彼此交融感染现象。

再一方面,文人运用民间故事的材料或讲述形式来重新加以创作的,是否还算是“民间故事”?柳宗元名篇《三戒》中的《黔之驴》,祁连休先生说:“它不但在故事情节方面有民间故事的韵味,而且还采用了民间故事三段体的结构模式(新到的驴子长叫而将虎惊走;虎熟悉驴叫后与驴嬉戏、冲撞;驴愤怒踢虎而被吃掉),是一篇颇有民间故事特色的动物寓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祁连休、程蔷,1999346)《黔之驴》这篇寓言体的散文,并不能算是民间故事,柳宗元的出身也不适合列入“民间作家”之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是指这个故事很可能会变成民间传说;而经过各种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讲述,内容细节或有修改,故事主轴却不变,于是更可能出现不同版本的“民间故事”。《黔之驴》也许是柳宗元的再创作,①但是没有明白证据显示这一点,那只能说《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个人创作。②

刘城淮先生曾经针对《战国策》的寓言,提出一种看法:

史传记载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当春秋时期(钟按,指春秋时期的寓言)③主要流传于民间时,它很少将历史故事作为创作素材;而当寓言在战国时期风行于士大夫中时,由于士大夫们熟悉历史故事,历史故事便成批涌入它的领域,供它再创作——也就是说,大量的历史故事为寓言的发展灌输了血液。(刘城淮,199246

历史故事在士大夫表达与创作的运用中,成为先秦典籍中的寓言。接续这样的观念,民间文学也可能被士大夫所利用,进而扩充了先秦寓言的内容。但是,史传的记载犹有可供对照的材料,民间文学却鲜少有这样的条件。毕竟文字的书写与记录,主控权力不在“民间”。反倒是以后世的发展来看,先秦寓言提供了民间文学不少发展的原料。

以口头传播为主的民间文学,文本确实难求。从传统文献记载中,析离出民间文学文本,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的解决之道,大概只能从研究视角与态度上来予以克服。

五、民间文学的研究视角

民间文学的研究视角,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省思:第一,文化记忆与传播流变的角度;第二,回归文学基本研究的角度;第三,民俗学方法运用的角度。

1.文化记忆与传播流变的角度

民间文学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口承文学”或“口传文学”,那么民间文学的内容,原本就是透过个人记忆或集体记忆来加以传承保存的。大凡以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与流传的基本传承脉络是:

a.创说(或是最初的文化记忆)→b.讲述,传播→c.建立记忆(或重新记忆)→d.自觉或不自觉的再创说(遗忘或增添)→e.再讲述,再传播-→f.被记录为书写文本(记忆的另一形态)或保留于语境阶段(再记忆,再讲述,再传播,以下类推)。

所谓的“文化记忆”,指的是一种对于文化内涵的记忆性认知。“记忆”未必是“现实的曾经”,但是“记忆”可以是“真实”的,足以影响到现实的认知。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真实”或者是物象上的具体表现,足以运用实证的手段来加以检验;“真实”也或者是心象上的虚构呈现,只能以理解、领悟的感知来寻求答案。就记忆本身来看,除非是有意而为的扭曲,否则每一位民间文学讲述者都会认为自己所记忆的内容是真实的;即使在不自觉当中,该内容已经被重构变更了。而讲述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因应某种现实上的需求:也许为了建构历史,也许为了道德教训,也许单纯为了娱乐休闲。但是也因为自认记忆是曾经的真实,所以“真实”往往可以被改变,也可以被重新建立。

只要是一种“传播”,内容都可能会发生变动,更何况是没有书写为“定本”的口头传播。以神话为例,依照对于中国神话发展的理解,神话可能的传播情況有七个,这些都是产生记忆修改的流变可能原因,甚至是创说的一种背景:

一、弱势文化族类向强势文化族类抄袭,或因而激发的一种反省;

二、民族的迁移,包括因民族移动而传播或与当地民族的神话传说融合;

三、政治力的强行灌输或有计划的宣导;

四、学术上的争执或学派的融合与交流,而有了跨区域性的活动与交换;

五、文人的参与和创作。通常反映于文学作品中;

六、历史溯源上的需要与记载;

七、被宗教所借或流入民间传说并随之流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武文]民俗叙事方式与民俗学话语系统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面临的学科发展难题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