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粥作为节令食品最早出现的时代很难确考,但从文献记载看,隋唐文献中找不到有关腊八粥的记载,宋朝之后却屡见于史籍,可见腊八粥至少在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东京梦华录》说北宋开封府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卷十)北宋寺院、民间都有腊八食粥的习惯。南宋临安,寺院称十二月八日为“腊八”,寺院制作的五味粥,名为“腊八粥”(《梦粱录》卷六)。元朝人仍将腊八视为佛家的节日,“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看来佛教在宋元以来对传统节日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元大都的官员、百姓腊八同样吃红色的腊八粥,名为“朱砂粥”。(《析津志·岁纪》)明清时期腊八节无论寺院、宫廷、民间都吃腊八粥。吃腊八粥的时间是在腊八的早上,《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是日,家效庵寺,豆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清代北京腊八日在雍和宫施粥。北京雍和宫是清代皇家寺庙,内有两口大锅,据说每口锅可熬二三十石米。雍正皇帝曾经派人在雍和宫用大锅煮腊八粥,每年十二月初五六开煮,初八日进粥内廷,分送各王公大臣品尝。清代李福有一首《腊八粥》诗,表现了腊八僧寺舍粥、饥民潮涌的场面: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藉以作功德。
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
在饥民众多的时代,腊八的施舍真应了“僧多粥少”的俗谚。天下苍生,靠的不是一朝一餐的饮食救济,而是渴求长久的衣食之源的保障。
腊八粥作为传统的节令食品,它有特定的食物配方与烹制方法。《武林旧事》记载了宋代杭州腊八粥的配方,寺院、人家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烹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为米与果品,掺入的果品越多越好。明朝宫中的腊八粥烹制方法是,在腊八前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到腊八早上,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民间虽然没有宫中讲究,但同样“杂五谷米并诸果,煮为粥,相馈遗”(《宛署杂记》卷十七)。清代北京家家煮腊八粥,烹制方法与明朝类似,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的枣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以及白糖、红糖、葡萄等,以增色提味。这些腊八粥的食料其实都有民俗寓意,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莲子心象征恩爱连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桔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的美好。(图3-5腊八粥)
当代民间还有腊八肉粥。湖北英山人腊八粥,原料除了糯米、红豆外,要放进切成片状的猪肉一起熬煮,这种肉粥有特别的香味。在青海东部人们腊八也吃这种肉粥。来自青海的白媛同学这样回忆道:“到了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熬腊八粥,记得家乡的粥很特别,使用麦仁和碎肉熬在一起,加上盐、姜皮、花椒、草果等作料,经过一夜的文火煮熬,肉、麦、作料皆已成粘稠状,香味扑鼻。那种美妙的香稠一直是我儿时年前美美的期待。”
人们在腊月七日,开始剥果涤器,夜晚熬煮,天明时腊八粥就煮好了。河北固安人腊八粥必定在五更前食用,俗传吃粥早,来年五谷的收成也会早。民国时期,当地民谣说:“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腊八粥作为节令食品,首先是供佛与祭祀祖先,然后祀门户窗口、井灶、园林,最后举家吃粥,并在亲邻间相互馈送。在河北遵化人们用腊八粥涂果树,说这样果树就会多结果;有的还和妇女开玩笑,在妇人背上涂抹腊八粥,“以祝生子”(光绪《遵化通志》)。陕西洋县等地也有用腊八粥喂果树以祈丰茂的习俗。用腊八粥祭祀生活设施与果树,显然是一种早期巫术性习俗,它是上古蜡祭百神的遗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2009-01-03 16:50:34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