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张恒艳]作为家庭节日的七月十四
——桂中地区高莲村“七月十四”节俗的调查报告
  作者:张恒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2 | 点击数:19788
 

每年祭祀前半个月,祭祀委员会将会在两个村庄内按人头收取一定的祭祀费用。这些费用一般用于置办祭品,祭庙的祭品比家庭祭祀要丰盛得多,包括:生牛一头、猪肉、米饭、水果若干以及香烛纸马等。祭祀当天,两村中每户派一名代表参加,众人在庙前当场宰杀牺牲,将牛血洒入土中。宰杀的牺牲立即在庙前架锅烹调制作成祭品。祭祀程序和家庭对祖先的祭祀大致相仿,只是历时更长,场面更宏大。现在已经没有老人能够完整回忆出祭祀过程。这次祭祀与本文的主旨并无太大的关系,我们就不再赘叙。祭祀过后,参加祭祀的所有人员在庙前坐而分食祭品,余下的食物挑回村里平均分给各家。被访谈人:韦学达,男,68岁,农民,初中文化。访谈时间:2004116日。访谈人:张恒艳。

祭庙仪式取消之后,七月十三当日,村民们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祀。这天妇女开始做一种特殊的节日食品——甜叶糍粑。《柳州岁时风俗记》对这种食品也有记载:用竹叶包糯米粉,其形状如讨米褡裢袋,蒸熟成糖糕,叫做“褡裢糕”。(张六生,1990)这种糍粑的用途有一点类似于广西过年的粽子:一是用来祭祀祖先,二是当作亲戚之间走动时的礼物。现在七月十三的祭祀的情形与七月初七相似,只是祭品中多了一个“甜叶糍粑”! 

七月十四:这是“七月十四”的正日子。妇女起床后照例要打扫屋子,然后开始准备祭品。十四日的祭品非常丰盛,包括鸡、鸭、猪肉、甜叶糍粑和米饭。祭品备齐之后,隆重而冗长的祭祀拉开序幕。第一个得到祭祀的是社王。 社王是管理土地和家畜的神明。高莲村村民将村北最老、最高的一棵枞树,当作社王。社王不设任何牌位,只在社树前摆设香炉,社王四周的一二株林木也受到很好的保护。所需的祭品有猪肉、鸡、甜叶糍粑、酒、饭和香烛纸马。这些祭品由祭祀主持人带往社王庙,在那里,人们要用家庭祭祀的最高规格对社王进行祭祀,同时也可以在社王面前表达自己内心的祈求,例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之类,有一点类似到庙中许愿。祭祀社王大约需要两炷香的工夫。人们非常重视对社王的祭祀,不仅因为他是一位掌管土地稼穑、家庭养殖的神明,在某种程度上他也被看作保佑百姓的父母神。因此,祭社是十分庄重严肃的事情,其中也有很多禁忌:祭品中不能有鸭子;怀孕的女人及其家人不能参加对社王的祭祀;怀孕的动物不能靠近社王等。祭社不能使用鸭子的禁忌来源于这样的传说:社王曾经落水,是鸭子救了他的命,因此社王不愿看见死去的鸭子。被访谈人:张夹莲,女,41岁,农民,不识字;梁氏,女,69岁,农民,不识字。访谈时间:2004828日。访谈人:张恒艳。

祭社之后,家中的祭祀正式开始。首先是对家庭祖先的祭祀,这次祭祀的地点大多在堂屋内,只有祭祀对象中出现以下情况者例外:家庭祖先中有人非正常死亡者、客死他乡者、没有男性承嗣者,对这些人的祭祀要在天黑以后到室外进行。这些没有死在家里或已经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灵魂不能进入房屋,如果仅仅只是在家中祭祀,那么他们会吃不到该吃的食物,所以要把祭品放在露天处供他们享用。被访谈人:张夹莲,女,41岁,农民,不识字。访谈时间:2004828日。访谈人:张恒艳。祭品的摆放也颇为讲究:鸡、鸭、猪肉、米饭、水酒、甜叶糍粑要放在供桌上,八把椅子要在桌前摆放整齐,宛如祖先列席就餐的样子。座椅上放置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纸剪成的衣裳,上面写着五服内各祖先的名讳,待祭祀完毕之后随着纸钱一并烧化。传统家庭祭祀需要三炷香的时间,每炷香将尽之时,主祭人要给酒杯中添酒。包括主祭人在内,在场的所有家庭成员(归省的女儿除外)都在祖先的牌位前行礼,各人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和希求,希望能得到祖先的帮助和庇佑。旧时祭祖,还应该在房屋的大门门槛上放上一碗肉、一杯酒,门上插三支香,款待跟随祖先灵魂一起归来的随从。

当日第三位接受祭祀的神明是家神——灶君。对他的祭祀稍微简略,因为灶君本来无像,只在灶台角落里摆着一个香炉作为代表。祭灶的程序是准备简单祭品,如糍粑、猪肉并给灶君上香,有时候也说一点祈福的言词。这项工作一般只是主祭人单独完成或指派一个孩子代劳。

最后祭祀一位女神——床头婆。也叫做花婆,壮族人认为她是掌管生育和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神明。小孩不满十岁的人家七月十四需要祭花婆,如果小孩都已经长大,这个环节就被省略了。被访谈人:张四柳,女,75岁,农民,不识字。访谈时间:2004829日。访谈人:张恒艳。传说这位女神住在床头,人们用一个陶土罐子作她的容身之所,平时安置在母亲的床底,由家中的媳妇们代代相传。祭祀时需请出床头婆——搬出陶罐。小孩子们随母亲给她烧香鞠躬,祈求他们能健康聪明。如果家里的孩子还十分幼小,这项工作则由抚育孩子的母亲独自完成。

在此之后,很多家庭还要拜祭四方神明,祈求全家也能得到这些神灵的保护。最后要在家门口鸣放鞭炮,标志着当天所有祭祀仪式的完结。至此,正常的七月十四祭祀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家庭成员可以进正餐。

七月十五:早上起来烧茶祭祖,接近中午还要用鸡和猪肉祭祀祖先,基本上和七月初七迎接祖先的规格相当。

七月十六:这是整个祭祀活动的收尾部分,这天的祭祀可以安排在这一日的稍晚时候,祭品远不及正日子那样丰盛,有一些猪肉和水酒即可。这次祭祀也不必全体家庭成员参加,祭祀结束时主持祭祀的人要再次烧化用红、黄、蓝、白、黑彩纸剪成的衣服和纸钱。这样的仪式称之为“送太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绮]灵宝道情调查报告
下一条: ·[王丹]传统共享与文化个性
   相关链接
·[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
·[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一]薄下的祭祀圈:基于鲁中草庙寺进香礼簿的个案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张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的再造·[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徐仕佳]琉球王府的时间想象:以祭祀仪式择日为例
·[史耀增]陕西省合阳县东雷村上锣鼓调查·[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
·[张多]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柴慧霞]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
·[张梅]论民间信仰与闽台社会·[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