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马昌仪]原始返祖:灵魂回归的一种途径
——哈尼族亡魂返祖观透视
  作者:马昌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2 | 点击数:30032
 

二分世界──生死有别、人鬼异域


  哈尼族神话说,从前,地上没有人,后来才慢慢有了人。从人类第一代奥玛,到第二十一代初末吁,是人、鬼、神不分的洪荒时代。〔34〕另一则神话说,人和鬼都是从金葫芦里飞出来的女始祖阿嘎拉优的儿子。人和鬼是亲兄弟,背上长翅,能在天上飞。阿嘎拉优身上有十一只奶,背上九只,胸前两只,人和鬼都靠她的奶水喂养长大。鬼好吃懒做,人鬼只好分家。鬼怕干活,不要土地,要了母亲背上的九只奶,人分得土地和母亲胸前的两只奶。〔35〕在《人鬼分家》〔36〕这则传说中,人鬼分家的时候,鬼分得树木、石头、荆棘丛生的山坡,人分得水草肥美的平地;鬼抢走了奔跑在荒坡野岭上的虎豹蛇鸦,人得到了圈在屋里的马鸡鸭猪狗羊和黄牛。

  哈尼人最重视家谱,据各地、各支的哈尼族家谱记载,从奥玛到浩然初这二十一代,是天地浑沌、人鬼不分的洪荒时代;从初末吁开始,才是人鬼分开的人的时代。初末吁是哈尼族各支共同的祖先。〔37〕

  哈尼族认为,人的时代是从人鬼分家开始的。但人的历史必须追溯到人鬼同母、人鬼合体、人鬼不分的时代。在人的世界以外,还有一个鬼的世界。人鬼同源、人鬼同宗、人鬼是兄弟、人鬼是对头,彼此相依、相斗、相克、相斥,永无休止。这种相当古老的二分世界的观念,直到如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在哈尼族的亡魂观念、丧葬仪式、人生礼仪、招魂仪式和建村寨、祭寨门等的习俗之中。

  第一,丧葬习俗中的二分观念

  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在哈尼人的观念中,人死,其魂“沙拉”离开躯体,变成鬼。鬼有善恶之分。正常死亡者,在举行葬仪时,其魂由贝玛指路返归祖地,加入祖灵的行列,成为子孙后代的护佑者。祖灵的世界,是善鬼的世界。非正常死亡者变成的鬼是凶鬼、恶鬼、野鬼,不得返回祖地,到处游荡,危害人间。死亡是人与鬼的分水岭,任何人无法逾越。

  亡灵返祖,返归的就是鬼的世界。亲人举行隆重的葬仪,送魂归祖,自然反映了人对亡人(主要是长辈)的敬重,祈望亡灵尽快成为祖灵,为子孙后代造福,保佑全家平安、子孙繁盛。然而,举行葬仪同时又反映了人对鬼的恐惧,以丰盛的祭品献给亡人,为其准备好一切日用品陪葬,除了使亡人在另一世界不愁吃穿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亡人安心上路,快快离开活人,让活人的灵魂尽快从亡魂的纠缠中摆脱出来。对亡魂的既敬且畏的心理,以及生死有别、人鬼异域的观念,反映在整个丧葬过程中。

  有材料说,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一旦家中有人死亡,全寨男女停止一切生产娱乐,人人都要在帽子或衣服上面系一块姜,以防止死者的阴魂来缠身。丧家要请贝玛念咒送鬼,剽杀丧牛祭奠。在剽牛以前,贝玛在丧牛身上撒一把米和抛掷一个生鸡蛋,口中念道:


     你去了!

   我们剽杀大牛敬献你,

 把你送到温暖的坟山上,

 把你送到我家祖先的身边;

 你走吧!

 不要挂念你居住的地方,

 你不是我们的人了。〔38〕


  勐海县定西山坝丙寨的调查材料中,在剽牛送魂的祭词中还有一句,清楚表明崐人要把亡魂送走的愿望:


 你要到鬼住的地方去住!〔39〕


  勐海县格朗和区曼迈板寨爱尼人的巫师贝莫,在剽牛前,选三种祭祀用的草摆在面前,开始念诵家谱,一代代叙述,一直叙述到亡者本人,然后把其中的两棵草向丧家房屋扳倒,表示活人与死人从这里永远分开。〔40〕

  勐海县定西山坝丙寨的哈尼人在送葬返回时,每人要拖一截抬棺材的绳子,到岔路口还要用红毛树叶、野姜叶和竹叶各三片掩盖自己的脚印,防止死者鬼魂跟着自己的脚印回家。葬后第十二天,由贝玛为全家老小举行叫魂仪式(哈尼语叫“恶拉空”)。贝玛的叫魂词说:“死者的鬼魂走掉了,但活着的人的魂不要跟着去,我们用鸡、猪、米、茶来叫你们,跟我们一起回家去,走!回去,回去!”叫魂以后,贝玛用事先准备好的线为其家人手上拴一截,以表示已经把各人的魂叫回来,拴在各人身上,不必害怕再被亡魂纠缠了。〔41〕这里所叫的魂,是生魂,以线拴魂之俗,广泛见于南方各地、荆楚各民族以及屈原的《招魂》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8-12-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哈尼族的“埃玛突”与古代的“社”
下一条: ·[吴真]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
   相关链接
·[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张多]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
·白永芳:我的民俗学之路·刘镜净:《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以云南元江哈尼族哈巴为个案》
·[张多]社区参与、社区缺位还是社区主义?·[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
·[张多]阿迷车:一种哈尼族“民歌”的日常生活实践·[马翀炜]遭遇石头:民俗旅游村的纯然物、使用物与消费符号
·[王亚军]哈尼族白宏人棺木画的文化内涵探微·哈尼族:联系中国与老越泰缅四国的纽带
·[马翀炜]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徐义强]哈尼族宗教艺术遗产《斯批黑遮》的疾病认知体系探究
·[张多]让你的身体熟悉这片土地·[张多]口承神话的叙述体系、叙事指向和传承场域
·[于敏]论哈尼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孟丹丹]从《窝果策尼果》看哈尼族的生态观
·[王清华]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杨多立]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生态文明系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