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清人沈存圃作《皇会歌》,不仅记录了当时皇会的情状,而且印证了皇会与漕运的密切关系。现录之如下:
鸣钲考鼓建旗纛,寻橦掷盏或交扑。
鱼龙曼衍百戏陈,更奏开元大酺曲。
笙箫筝笛弦琵琶,靡音杂遝听者哗。
老幼负贩竞驰逐,忙煞津门十万家。
向夕灯会如匹练,烛天照地目为眩。
香烟结处拥福神,仅从缤纷围雉扇。
白昼出巡夜进宫,献花齐跪欢儿童。
慈客愉悦默不语,譬彼造化忘神功。
别有香船泊河浒,携男挈女求圣母。
焚楮那惜典钗环,愿赐平安保童竖。
我闻圣母奠海疆,戴在祀典铭旗常。
初封天妃嗣称后,自明迄今恒降康。
津门近海鱼盐利,商舶粮艘应时至。
维神拯洛免沦胥,策勋不朽宜正位。
在昔缇萦与曹娥,皆因救父死靡他。
虽云纯孝泽未远,孰若仁爱照山河。
复有静波称小圣,立庙赢壖禋祀敬。
未闻报赛举国狂,始信欢虞关性命。
伊余扶杖随奔波,欢喜字作迎神歌。
康衢击壤知帝力,阙里犹记乡人傩。①
历史上天津市如此壮观的皇会,自清朝末叶起就已经难得一见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兵祸加国难而一蹶不振。近几年,国泰民安,工商发达,生活提高,政策放宽,始有皇会的复兴。
笔者1988年5月应邀在天津民俗博物馆(即旧日之天后宫)门前广场上观摩南开区举办的天津民俗文化博览周时,第一次欣赏到葛沽镇农民们“跑辇”的精彩表演,不仅为他们所表演的文武歌艺所倾倒,而且为他们在“文革”后重新制作的、昔日妈祖娘娘所乘华辇(轿)的工艺之精致与独创暗中叫绝。尽管那次有机会与葛沽镇东茶棚的会头李洪升有所接触,并粗略地了解了皇会的大致情况,但毕竟由于时间的关系,未能详谈。因此,希望再次欣赏皇会中的主要节目——跑辇的全貌并作进一步采访的愿望一直没有忘却。这样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二、法鼓与花会
庚午(1990)春节刚过,我们便于2月12日到达了天津。我的朋友、天津市文联主席、作家冯骥才,知道我带领一干人马要到天津南郊的葛沽镇去调查皇会,以天津文联的名义,假著名的起士林西餐厅为我们壮行。我对大冯此举,非常过意不去。
正月十八(2月13日)。天津南郊葛沽镇。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据当地老乡讲,这一天是天后娘娘的接驾日;也是自正月初二起举行各种文艺活动以来,皇会达到高潮的一天。因为如此,来考察观摩的文艺、新闻界人士特别踊跃。和我们同来的,有天津市文联的作家刘焕章,以及民间文艺研究家和音乐家。我们进得镇来,喧天的锣鼓声和富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就把我们带进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沿街排列着的各种名目的法鼓会、武艺会、捷兽会(狮子会)、高跷会等等,簇拥在各村群众之中,五颜六色,争奇斗妍。真个是:“碧玲珑不是万重山,野花时卉遍争妍。两廊下穿红挂绿,抱女携男。”
葛沽皇会参加表演的狮子会,是颇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它的特色在于狮子大小不一,表演的套数也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大狮子里是两个装扮者:前面一人手拿狮子头,后面一人为狮身。小狮子则为一人。据称他们是按着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八六十四门耍的,技艺复杂而多变,他们耍了多少套数,作为观众,我们不得其详,加之雨雪路滑,可能删繁就简就鸣金收兵了。不过,当演出终止,从狮子皮下钻出来的是一个浓妆艳抹、神采飞扬的小学生,那活泼可爱、笑容可掬的身影,却着实使拥挤不堪的观众由衷地感到喜悦。尽管那些狮子的全身不是古时那种用珍珠线缀成的彩狮衣,然而其形象、做派,却仍然蹈袭了旧日捷兽会的真传。他们从幼小的年纪起,就受着民间文化传统的耳濡目染,可以指望他们能成为中华民间文化的新一代的传承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