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到了一年的年终和下一年的年始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传统庆贺活动。那么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到底有何意义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中日两国过年习俗的民俗意义。首先,以中国年节期间举行的祭灶活动的变迁为例,谈谈民俗活动本身带有的修整性特点。其次,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的年终年始活动的异同,来看其中蕴含的共通的深层的民俗思想。最后,总结一下当今信仰心理淡泊化的现代社会中年终年始活动的意义,以及对目前中国年节放假等问题提出一点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 祭灶;中日过年;民俗意义
[中图分类号] K8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2-0077-05
一、祭灶——中国年节仪式的源泉
过年,在日语中叫“越年”。《广辞苑》解释为:送走旧年并迎接新年。汉语里有“年关”一词,即年终年始活动,指的是为了越过这个“关”,在节日前后进行准备和调整的一系列活动。在中国,一般认为过年活动从过小年开始。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为二十四),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送灶神。在民间,从这天起每天规定有要做的事,比如大扫除、宰家畜、买年货、贴春联和贴门神,以及大年三十的包饺子等。迎接新年后,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也规定了该做的事。可以说,中国的年终年始活动期间,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来年的正月十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年终年始活动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变化。在此以祭灶活动为例,追踪其演变历程。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在中国南方,过年期间广泛流行着被称做“跳灶王”的民俗活动。这项民俗活动的内容如下:到腊月的时候,三到五个乞丐或者贫民组成一个小组。他们脸上涂抹上木炭粉或墨水,一边跳、一边发着怪声,挨家挨户地串门要喜钱,或者通过出卖手中称作吉祥物的松树等树枝来要钱。①关于这项民俗活动和送灶的关系,从杨堃开始就有许多论考,我在这里将他们的观点加以概括,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般认为,“跳灶王”是从古代的追傩仪式变化而来的。那么,追傩和灶神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呢?杨堃探寻它的原因,他根据在作为除邪活动的追傩的时候,曾用过火的事实,认为火神和灶神乃同一起源,所以追傩和灶神也就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再者,他还列举了古文献中记载的灶神的名字和傩相似,蛤蟆和傩发音上类似,以及和其他传说人物的关系等许多根据。(杨堃,1994:626-682)
在古代,宫廷里举行祭灶仪式最早是在夏天。《后汉书》记载,阴子方在腊日早晨祭祀灶神后,从此家门繁荣起来。大家都模仿他,才把祭灶的日子改到了腊日。另外依据《淮南万毕术》中“晦日归天”的说法,在民间也有每月最后一天举行祭灶的说法。中村乔在《中国的岁时活动》中说:灶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的东西,对它的祭祀,不可能在生活节奏的中途进行。而经过一定阶段之后,举行祭祀才是自然的事。(中村乔,1990) 《淮南万毕术》中的“晦日归天”,意味着生活的一个段落。于是可以认为,腊日就是一年生活中的最大段落。这样就形成了“腊日祭灶”。
到了宋代,腊日从原来的腊月八日推后到二十四日。之后直到民国,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成为年末的一项重要活动。
我们再来看看傩,它原本是季节转变时期举行的除邪活动,其中举行的追傩最重要。逐渐地,这种活动变成一年举行一次了。后来它与时间上相近的腊祭结合起来,就改在腊日的前一天和腊祭同时举行了。腊祭原本被看做是狩猎时代的年末祭祀活动,即收获后对神的感谢和对供物的共食活动。但渐渐地加强了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的内容。随着原始“年末”意识的稀薄化,在宫廷里举行的追傩仪式,就推到了历书上的岁末,即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到了宋代,其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还出现了钟馗、灶神等扮相。在民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追傩仪式原来的形式从城市开始逐渐失去。其主要先锋旗手就是以得喜钱为目的的贫民和乞丐。一进入十二月,他们就开始举行上述活动,直到送灶后结束。但在有些“跳钟馗”的地方,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大年三十。这样一来,追傩的原始含义逐渐淡化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