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袁崇焕家乡的莲花井和马蹄(荸荠),也因为英雄的出现,而有了自己的神奇传说。袁崇焕故居前院有一口莲花井。袁母叶氏当年常在井旁教诲儿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人也应如此。做人要正心诚意,为官要清正廉明,不可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袁崇焕中举后,上京参加会试,一连三闱,都未得功名。但他豪不气馁,更加努力,每天清晨闻鸡起舞,读书练武。袁崇焕三十五岁那年,一天清晨,袁母打水,忽然看见井中长出一朵灿烂的莲花,她数了花瓣,定过神时,莲花却又不见了。她又数了井面石块,正好与莲瓣同数。袁母把袁崇焕叫过来,告诉他这一奇迹,高兴地说:“今年该中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崇焕考中了第三十名进士,这是他叱咤风云半生事业的开始。④
袁崇焕故居的前方,有一小水塘,长年生长一种马蹄。相传,这种小马蹄是袁大将军坐骑小白马的蹄印所变。每逢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小白马定会跑回来,隐约出现在故居前,仰头长嘶,呼唤主人,并不停地扬起后蹄刨挖地皮,为主人鸣冤叫屈。久而久之,该处成了小水塘,蹄花生成了马蹄。收获季节,家乡的小孩每年都在那里边刨马蹄边传颂袁崇焕的英雄故事。⑤
英雄想象与群体记忆
英雄在传说中从历史走向民间,最终驻足在家乡民众的群体记忆中。在尝试探索这些传说的来源时,笔者发现。除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能较为清晰地记得一些传说之外,在广大中青年群体中,对大部分传说的认知,都是来源于袁崇焕纪念园的雕塑和碑刻。而这些雕塑和碑刻,基本上又都是根据以前留传下来的一些传说片段,经一些专家学者和村里的文化人,共同整理加工并形象化出来的。与此同时,在现代传媒作用下,这种认知得以强化。
在这里,历史的真实性逐渐让位,现实的人、物、信息合流,共同展开一个群体关于自己的英雄的想象。调查期间,经常有“听说是这样”、“报纸(电视)上是这么说的”等等说法,这无疑增加了笔者对传说真实性的疑惑,但言语之间,讲述者们的语气又是那么毋庸置疑。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提到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3)再一次在水南——珠江三角洲的这个小村庄得到认证。与其说人们相信家乡历史上确实是出过袁崇焕这么一个英雄,不如说他们更坚信自己的家乡人杰地灵。
从形成机制来看,英雄传说在民间的流传,实际上是历史在地方力量的干预下,不断地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在历史与民间的对白中,地方力量开始掌握话语权,它借助自己掌握的经济文化资源,完成了英雄形象的重构。其要素有三:
一是地方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自觉。以兴建袁崇焕纪念园为代表,近年来,水南村用多种形式强化了“英雄故里”的身份。来自村委会的初步统计,在已经完成的袁崇焕纪念园一期工程中,除石碣镇投入和香港袁汝南堂宗亲总会及社会各界捐献外,光水南村就投入了3800万元人民币。加上二三期工程,整个纪念园的静态投资预计将达到两亿元人民币。如此大手笔的投入背后,是水南以及石碣、乃至东莞的强大经济实力。来自村委会的数据,2003年,水南村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为4000多万元人民币,而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1-5月,石碣镇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达到了11545万元。①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镇、村能够支配的雄厚资金,为水南整合多方面力量、打造“英雄故里”这一地方名片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此基础上,文化自觉将经济实力的效应优化。纪念园的主要筹划者钟灵觉②认为,“在文化和经济上完美结合,商业味不宜太浓”。(许愿坚、吕文彬,2004)更深层次的,他提出了“富而崇德”的理念。古语有云:“富润屋,德润身。”富润屋就是家肥屋润,德润身就是积德修身。我们要富而崇德,即要有良好的品德、坦诚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袁崇焕“高尚的精神境界,就是爱国、爱民、廉洁奉公,赤胆忠心。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先贤、爱祖国、建家乡,就是富而崇德的具体表现”。③
二是民众的自我认同,其中最重要的是宗族的认同。袁崇焕在水南乡亲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是我国明末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一位爱国将领,是一位民族英雄。自《明史》给他立传以来,凡是写及明清易代的大型史书对袁崇焕都一致肯定。我们东莞,我们水南地灵人杰,四百多年前出了民族英雄袁崇焕,我们以有袁崇焕这位乡贤而自豪。这位乡贤,是东莞人水南人爱国精神在四百多年前的集中体现,他的遗风,他的懿范,一直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他的功伟蒙冤,也一直为我们悼念”。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