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起来,这些民间信仰活动在巧妙地借助艺术活动,以增强其感染力和影响力。众多的仪式歌借助歌词与旋律创造一种独特的情境,这种情境将指向永恒的宗教情绪与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片断扭结在一起。演唱者通过反复地、不间断地演唱而长久地逗留其中,达到了“寓一瞬于无限”的艺术效果。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保罗·韦斯说:“如若宗教反对一切艺术表现形式,那它就不仅会剥夺人们追求美好的权利,而且也会剥夺其自身繁荣兴旺的机遇。”(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1999:14) 保罗·韦斯进而推测到:“只有在艺术品的精美性能够促使教徒们有效地参与到宗教活动中去的情况下,艺术品才会受到宗教的欢迎。”
然而,保罗·韦斯在这里是以崇信一神教的西方文明为背景,所指是比较虔诚的宗教人士(基督教)对艺术所持的立场。在宗教信仰心态颇为随意、信仰仪式不追求规范的中国民间,乡民们却常常需要借助于他们建构的“神圣空间”里的信仰活动,来舒展心灵,调节生活,由此浸润于全身心的审美体验之中。中国民间的信仰活动,一般不会极端地追求宗教的“纯粹”。除极少数狂热分子之外,绝大多数的信仰活动参与者是不会去区分他们的感动是来自于信仰活动本身还是由仪式中的艺术活动所带来。一切都归之于神主的名义,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与神主有关。如在井塘仪式歌中,往往借教徒对神主表情交心的框架,向现世生活中的母亲——在世的或不在世的——诉说委屈,重温童年时代积淀下来的对于家乡生活、自然景观的亲切记忆,以及内心深处对于人生梦幻的神秘感应等等。《十二月歌》中所咏唱的众多花卉,不外是乡村之中常见之景,如山花、老鸹花、桃花、杏花、牡丹、水仙、梨花、葫芦花、荷花、莲蓬籽、芝麻花、雪花等等,从中亦可见端倪。相较于繁重、单调的日常生活而言,这一切美好得近乎奢侈。这其中,固然有培植、导引一种宗教情绪的成分,但对于日常生活中,承担着繁重家务、习惯于低眉顺眼过日子的井塘一带中老年妇女而言,则更像是一首首慰藉心灵的温馨之歌。
显而易见,在我国当代农村社会中即使偏僻如井塘村,由于初级教育的普及与现代传媒手段的表达,传统的信仰空间已日益受到当代思想观念的多方渗透,乡民们在信仰活动中以个体性情感满足为特征的艺术化成分正日益增长,与其父辈祖辈的信仰心态已有较大差异。
四、巫术还是艺术——对于井塘村上梁歌的解读
修房盖屋,本是乡村社会中兴师动众、大兴土木的大事情。但在井塘村,虽然一系列的活计、仪式必不可少,整个事情却并不十分费钱。井塘村靠近盛产石料的凤凰山,谁家要盖房子谁就自己组织人去开采,没有多少花费。其次,由于村民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助和合作精神,盖房子时大家都愿意去帮忙,基本属于义务帮工的性质。届时,男的来帮忙备料、调灰、砌墙,女的则帮助主家做饭、收拾家什等。平时在村里人缘特别好的,在这种场合里前去帮工的人就特别多,据说曾出现过300多人同时帮忙的情形,至今仍为村民们津津乐道。虽然人去多了不免有忙有闲,但工期肯定会大大缩短,一般来说一座两层楼房正式开工两天就能盖起来,让人不得不为村民们之间这种互助精神所感动。而盖房子的人家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每日管帮工者午饭和晚饭就行了,不用付什么工钱。据村民们说,盖房子最费钱的地方是工期内买烟的支出和房子盖好后请木匠做家具的花费。
既然盖房所需的物力、人力让主家破费有限,主家也就没有了那种倾囊为之的局促与悲壮。而且,在盖房过程中,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气氛热烈,劳动疲劳得以缓解,而使得整个活动具有了某种狂欢庆典的意味。事实上,前来帮工的人数一般都大大超过了正常盖房进度所需要的劳动力数目,经常是一帮人在干,另一帮人在看,排班都排不上。而户主则以前来帮工的人数之多为荣(这是他日常间为人处世极为成功的标志之一),笑呵呵地跑前跑后,提供足够的烟茶酒饭等,以供应众人消费。不知不觉中,几天工夫过去,在讲笑说唱中一座大大方方的农家房舍便稳实地坐落在那里。
这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便是其中上梁的工序。
上梁这天的中午,主家是一定要设宴招待众多帮工者的。整个宴席由主家备料,邻里妇女主动前来帮办菜饭,或是由帮工者里面厨艺较好的人来料理,一般不用请厨师。女人们忙活完,一般不会留在主家吃饭,而是各自回家自理。主家也不必为餐具犯愁,桌凳、碗盘、勺筷等都由帮忙做饭的女人顺便捎来。2003年8月16日,我们正赶上有一家盖房“上梁”的,100多位帮工者分坐13桌酒席。而前来帮忙做饭的妇女有几十人,从早上9点就开始准备,一直忙活到正午时分。
“上梁仪式”要在开席前进行。人们先将一块大小如红领巾的方状红布用双股红绳系住吊到房梁上,称作“上梁红”。正中的屋梁上,还要贴一道写有“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上梁大吉”字样的红联。比较讲究的,除了拴红布外,还要拴上栗子(立子之意)、花生(长生之意)、黄历(过好日子之意)、铜制钱(富裕之意)等。此刻,户主都会放鞭炮以示庆贺。家中主妇则在新房前的空地上摆放一张小方桌,上面摆放“五个盘”及香烛之类,叫上梁贡;再摆上八碗菜,有点心、馒头、芹菜(成才之意)、鱼(象征年年有余)、豆腐(表示幸福之意)等。然后,主家开始发钱粮(烧香烧纸),请两个老婆婆来磕头祈祷,唱“上梁歌”。上梁歌又被井塘村民称为“念佛”,这几年井塘时兴如下两个上梁歌的版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