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郭英三]娄子匡对民俗学术的终身经营
  作者:郭英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4 | 点击数:23845
 

[摘要]娄子匡一生的民俗学术经营,因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大概可以分成下列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首部民俗著作《绍兴歌谣》完稿起,到抗战前夕为止;第二阶段,从抗战开始起到他在台湾经营的《自立晚报》被迫停刊为止;第三阶段,从《自立晚报》停刊之后,到他卸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职务为止;第四阶段,从卸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职务起到今天。本文就按照这四期的脉络加以叙述。

[关键词] 娄子匡;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绍兴歌谣故事;亚洲民俗社会生活专刊;北京大学民俗丛书影刊;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影刊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1-0096-07


娄子匡先生1905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中市一座两层楼的祖厝——凤翔居。①其尊翁娄彝为当时江苏吴县地方法院的推事。高小时期,舅父顾仲雍先生曾先后三次劝他搜集绍兴歌谣。(娄子匡,1969∶附文1-6)祖母、庶祖母在初二暑假让他熟背、记录地方儿歌民谣一百曲。而初一初二的国文老师、著名民间文艺作家赵景深,则教导他搜集民俗文学的歌谣和故事、(娄子匡,1969∶附文1-6) 编辑《晨曦月刊》杂志,②并且向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推荐他的作品。可以说赵先生已替他日后的学术生涯导引了确定的方向。

1928年8月,初三学生娄子匡的第一本民俗学术著作《绍兴歌谣》,被列为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的第十本问世了。③它上距1918年2月1日北大教授刘半农、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四人发出《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不过10年。此后近80年中,娄先生于民俗学从没有间断过努力,建构起他非凡的学术成就,更加上命运的安排,竟然使他为民俗学术奋斗的历程横跨海峡两岸。

由于作品被列为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娄子匡因而有机缘认识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主要倡道者和开拓者钟敬文。1928年,经由胞弟娄子伦、胞妹娄萱宝④的引介,娄子匡拜见了虽只年长两岁但心仪已久的钟氏,并蒙慨允成为钟敬文先生的校外学生。此后,娄子匡不仅随时得以向钟氏请教,更成为钟氏发行民俗杂志(如《民间月刊》)以及创立中国民俗学会的得力助手。这段得以亲炙将近20年的师恩,让娄氏终身感念。纵然日后分隔两岸,娄子匡不仅时时关心钟师的消息,甚至在2001年10月19日,还以96岁的高龄亲撰《我的民俗学老师钟敬文先生》长文以为志念。

娄子匡一生的学术事功,大约可以分成下列几段进程。

第一阶段:1927年至1937年

这是现代中国相对而言较为安定的时段。刚起步的民俗学界正风起云涌、朝气蓬勃,娄子匡则年轻力强纵身以赴,有了不错的成果。除了出书、撰写学术论文之外,他还(与其师钟敬文)出版了《民俗学集镌》丛刊(第二辑)、《宁波歌谣》丛书;协办《民间月刊》杂志;合组杭州民俗学会,合组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杭州中国民俗学会宁波分会,出版《民俗旬刊》、《歌谣谜语故事周刊》(附于《宁波日报》);主编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周刊》(附于《东南日报》);主编《妇女与儿童》民俗学专号;与欧美民俗学者交往等。所著专书有:《绍兴民间故事》、《西藏恋歌》(娄子匡编译、顾颉刚作序)、《越歌百曲》、《中国新年风俗志》(系作为计划十年完成的《中国民俗志》的首册)等。文章有:《以月起兴的歌谣》、《巧女和呆娘故事》、《东岳庙的七十二延寿司》、《月光光歌谣专辑—序幕》、(余音一缕《望见月亮》)(日本北原白秋采,娄子匡译)、《守宫砂》、《中国民俗学运动的昨夜与今晨》、《指环考》、《谈蟹的故事》、《五月子》、《鲁班先师上梁曲》、《紫姑的姓名》、《占雨的谣俗》、《收集巧拙女故事的小报告》、《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丛书提要》、《浙江的民间文学》等。

1932年冬天完稿于钱塘江畔的《中国民俗学运动的昨夜与今晨》一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篇标题为《民俗学集团底史的演进》,内容系从当时的民俗界同人普遍存有的两项缺憾谈起,而后依序介绍中国民俗学运动萌芽时期的三大重镇及其成就:一、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和风俗调查会的成立与成果,二、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绩,三、受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指引而在东南各省沿海地区成立的六个地方民俗学会、1930年夏天在西子湖头,由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发起成立的中国民俗学会。

下篇标题为《民俗学个人研究工作的述略》,包括“本国民俗学者的研究”和“译介外国民俗学著述”两大部分。前者在“故事歌谣和语言”的部分,依序说明了自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的两个会成立算起11年间,中国民俗学术园地中重要的个人研究成绩。①在“信仰和行为”方面,列举了江绍原的《发须爪》、顾颉刚的妙峰山调查及东岳庙探访、黄石的神话研究等。在“习俗和制度”类,则说明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为“……较早的中国尽多着某一地的、特殊阶级的、纵的、片段的记载;但是所谓‘民’阶级的,整个的,横的录述,那是因着士大夫和平民的分野,所以也很少有发现”,但也列举了“顾颉刚、刘万章底苏粤的婚丧,周振鹤底苏州风俗,杨睿聪底潮州风俗”,以及“作者(娄子匡)刻正著手拟草一部《中国民俗志》……现正开卷的是一部《新年风俗志》”等成果。后者介绍外国著述的中文译作方面有:杨堃翻译法国汪继迺波(Van Gannap)的《民俗学》(Folklore)、江绍原翻译英国瑞爱德(Arthur Robertson Wright)的《现代英吉利民俗》(English Folklore)、郑振铎、陈锡襄、乐嗣炳诸氏均有译介的英国班妮(Miss.Charlotte Sophia Burne)的《民俗学概论》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守华]一位美籍华人学者的中国民间文学情结
下一条: ·[叶涛]关德栋学术思想述略
   相关链接
·[王文宝]鲜为人知的娄子匡创办的《民俗旬刊》·[陈华文]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