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猜想或许口头传说对于民俗并不足够。在苏格兰、德国、芬兰和20世纪的美国,创造传统成了一种不容置辩的需要。不仅创造,还将它划入传统之列!麦克菲森声称莪相诗歌是真实的口头诗歌;格林兄弟坚持他们记载并呈现了纯粹的口头传说;兰罗特觉得他只是诚心诚意地重新叙述并还原了一部古芬兰的真实史诗;并且或许各位保罗·班扬故事的作者们都认为,他们只是修饰或扩展了一下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民间英雄的经历。
在我们终于看清了一些明显的关系之后,我们能从这些迥异的伪民俗案例中辨明一个共同的因素。以上的例子当中,我们谈及的国家都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准确地说,整个国家都在遭受着这样一种情结的影响。举例来说,苏格兰,在18世纪晚期是英国人谈笑和辱骂的对象。⑥休姆自己是苏格兰人,他在1776年3月18日给爱德华·吉本的信中说起苏格兰高地人:“我知道你对莪相诗歌的真实性持有莫大的怀疑。这当然无可厚非。确实,任何有头脑的人都会想到,两万多首诗,陈述着无以计数的历史事实,被这个或许是欧洲最野蛮的民族,在这块最贫困、最混乱、最不安定的土地上,居然以口头形式保留在50代人中流传,这确实是不可思议。”⑦他在一篇关于莪相诗的真实性的文章中逐字重复了这段话。⑧虽然休姆急于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苏格兰诗人显示苏格兰民族的伟大,但他认为苏格兰人应该避免用其民族的口头语即苏格兰盖尔语写作,而应该用高级的英语。⑨这对于民俗学的发展简直是一种讽刺。同样的事在各地都发生着,与之联系的是有关知识分子对民间对民俗怀有的一种强烈的无法解决的矛盾情感。一方面,百姓都太普通了,低贱平民,用休姆的话说,他们是粗俗的。百姓是人口中愚昧落后的一个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之羞耻。另一方面,民间又世袭着民族荣耀和浪漫的痕迹,热忱的知识分子又应为之颂扬。因此休姆搜索出一个苏格兰的民族诗人,却否定粗鲁的苏格兰高地人,并且拒绝盖尔语而采用英语。同样的情景出现在许多国家。知识分子面对他们的群众和民俗尴尬而又自豪。低劣培育了优越!特罗维·罗珀(Trevor Roper)概述了麦克菲森的莪相怎样使苏格兰高地人变得不被小看的了:“原先就像无序的野蛮人,连苏格兰低地人都鄙视他们,在爱尔兰人眼中他们是可怜的没文化的男亲戚,现在因为创造了一首精致优美、高雅而感性的英雄史诗,苏格兰高地人就被整个欧洲称赞为有着高度文化的民族,而英国和爱尔兰无形中就下降到一种野蛮状态了。”①
与之相对应的是格林兄弟之前德国的情景。“不知什么原因,18世纪中期的德国文化相比于它的邻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且陷于为自己民族文化自卑的苦恼中……那时候的德国嫉妒地注视着它邻邦的文化;即使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普鲁士国王,他都拒绝使用德语,而用法语说话和写作。他如此的崇信法国文学和文化的先进性,连莫扎特和歌德出现都动摇不了他。”②
在芬兰,几个世纪以来人民都处在瑞典政治文化统治之下。威尔逊(Wilson)确切地指出:“芬兰的民族意识开始它首次轰轰烈烈的觉醒是有悖于芬兰文化瑞典化了这一背景的。”③到18世纪末,受教育的芬兰人都还说瑞典语,只有农民说芬兰语。④
这么些相近的事例绝非偶然,我想一般来说美国人对欧洲一直有自卑感,尤其对英国和法国。就是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精英人物,艺术家、作家、作曲家们,都还宁愿到欧洲生活和学习,而不愿意呆在美国,要美国人忘记他们是生长在早先的殖民地上实在不容易。他们还在想着生活在“省”里,并且追随旧世界(欧、亚、非三洲)的艺术、音乐、文学,更还有烹调和服装的潮流。保罗·班扬反映了美国的自我形象:高大强壮,但不够智慧文雅。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的自我形象是很“质朴”的,美国政治家们老是觉得在人口上、策略上都比老练的欧洲主导国家略逊一筹,1812年英美战争并没决定什么,但它的确表现了美国对英国的愤恨,以及美国想摆脱英国政治和文化统治的挣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才开始真正在世界强权的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保罗·班扬的许多故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并非偶然。有关保罗·班扬的口头记载出现在20世纪初,⑤他首次亮相是在1910年7月25日《底特律讲坛》(Detroit Tribune)的一篇特别论文中,1914年则出版了一本30页的小册子《维斯特渥德·卡尔之保罗·班扬引介》(Introducing Mr Paul Bunuyan of Westwood Cal.)⑥。本杰明·波特肯(Benjamin Botkin)的畅销文集《美国民俗宝库》初版于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道尔森苛责保罗·班扬的故事和波特肯的《宝库》是伪民俗——二者都对口头原始资料进行了文学性的改写,既有创造又加入了新的(而非传统的)细节——但他疏忽了他们出现的时间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伪民俗明显满足了一种民族心灵的需要:维护一个民族的身份,使之不断增加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在危机时期。霍布斯鲍姆(Hobsbawm)断言:“旧有的方式尚存的地方,传统既不用复兴也不用新创。”⑦或许民俗正好满足了对民族特性的渴求,但在认为自己民俗缺乏或不够充足的地方,有独创力的作家个体就会怀着民族热情填补那个空白。他们根据所需创造民族史诗或无中生有地创出“民间”英雄来,他们通常会编造并填充民俗片段,进行伪民俗的制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