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施爱东]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5-02 | 点击数:70018
 
【杨早】
郭德纲的许多作为,实际上是违反“相声社会”传统法则的,比如“砸挂”,一般如果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传统相声艺人也都会有所顾忌。更何况后来郭德纲在博客里说汪洋自小练功不勤等等,那就不是砸挂而是“砸人饭碗”了,这在旧时候是缺大德的事儿。再说杨志刚事件,无论如何郭德纲是叫过杨“师父”的,后来两人翻脸,不征得前师同意又重投明师,这也罢了,还不断在各种节目中批评、讽刺这位过去的师父,这也是严重违反传统相声界道德的做法。可是,对郭德纲的人气毫无影响。
这说明,所谓“复兴传统相声”,是典型的“六经注我”,是郭德纲、德云社与白领听众的一起合谋,其本质还是“娱乐”,只要有娱乐,传统云云,不过是谋取合法性和超越性的手段。而说到娱乐的方式,古今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注释:

[1]
北京的秋天:《郭德纲:我愿意听你的相声一直到死》,网页《相声公社·演出评论栏》。20061117http://www.guodegang.org/bbs/read.php?tid=58435&fpage=1
[2]刘宗迪:《刘宗迪专栏》,网页《天涯博客》,2006106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liuzongdi&idWriter=0&Key=0
[3]郭德纲:《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张立宪主编《读库》,北京:同心出版社,第74页。
[4]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溯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7页。
[5]金名:《相声史杂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页。
[6]刘光明:《古代说唱辨体析篇·前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东东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张立宪主编《读库》,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8]此表制作主要参考书目为: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以及相关艺人的师承介绍。
[9]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10]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艺术论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9页。
[11]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第74页。
[12]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13]张次溪、赵羡涣:《天桥一览》,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77页。
[14]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曲艺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80页。
[15]赵景深:《序》,金名《相声史杂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第87页。
[17]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18]叶怡均:《侯宝林相声艺术在台湾之影响》,《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19]于世德:《我这半辈子》,转引自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第223页。
[20]老舍:《老舍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第193页。
[21]老舍:《老舍曲艺文选》,第210215页。
[22]老舍:《老舍曲艺文选》,第206页。
[23]薛宝琨口述,夏榆整理:《他们当年说相声》,《南方周末》200714
[24]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第264页。
[25]郭德刚:《话说北京·前言》,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26]引自东东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张立宪主编《读库》,第15页。
[27]坐看云起时:《郭德纲要说的话》,网页《相声公社·班主办公室》,http://www.guodegang.org/bbs/read.php?tid=15550&fpage=1
[28]郭德纲:《我叫郭德纲》,2005年底至2006年初连载于新浪博客《德云班主》,http://blog.sina.com.cn/m/guodegang,此文现已删去,但已经在网上广为流传。
[29]老舍:《老舍曲艺文选》,第190页。
[30]宣炳善:《在“传统”与“发明”之间》,《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五届会议·台湾》,2006105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7005
[31]吕微:《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32]网页《百度贴吧·郭德纲吧》,2006425http://post.baidu.com/f?kz=95673701
[33]徐德亮:《称王惟我万人迷》,《法制晚报》,2006114A19版。
[34]郭德纲:《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35]东东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张立宪主编《读库》,第43页。
[36]高玉琮:《传统相声的回归与相声艺术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37]郭德纲:《郭德纲要说的话》,网页《相声公社·班主办公室》,http://www.guodegang.org/bbs/read.php?tid=15550&fpage=1
[38]引自东东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张立宪主编《读库》,第41页。
[39]张漪:《郭德纲曾亲创剧本支持 因不满评委导致退出?》,网页《新华网·文娱频道·星闻·内地港台》,2006105http://news3.xinhuanet.com/ent/2006-10/05/content_5169960.htm
[40]相声公社·剪报箱·郭德纲还了10年债不知草台班还能火多久》,200638http://www.guodegang.org/bbs.../simple/index.php?t19396.html
[41]东东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张立宪主编《读库》,第18页。
[42]跃宏网景:《网络日志》,网页《Windows Live Spaces·共享空间》,http://besthong.spaces.live.com/blog/
[43]可参见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西村真志叶、岳永逸:《民俗学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44]仲林:《图腾的发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编印,20067月。
[45] 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46]徐晓燕、晓风:《台湾相声剧花落内地——访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今日中国》,2002年第5期。
[47]夏波:《“相声剧”是一种什么样的戏剧?》,《中国戏剧》,2002年第5期。
[48]阿兰:《台湾相声北京安“家”》,《两岸关系》,2002年第8期。

本文原刊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施爱东]金庸小说的对照模式与蒙古想像
下一条: ·[施爱东]红军穿什么衣服到土城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
·[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