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施爱东]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5-02 | 点击数:70022
 
【宣炳善】
爱东兄说“相声是大众艺术”,我想,这个说法可能有问题。任何一个艺术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那么就是不可能是大众的,艺术从接受者来看,还是小众的。
像京剧,真正能够艺术理解的观众怕不会太多,所以也是小众的,其他剧种、其他表演艺术也是一样。像电影被认为是大众艺术,其实,平时看电影的人数很少,我看到过一个在北京的调查,许多民众在生活中根本不看电影。电影被认为是大众艺术的代表,但在实际中并非如此。像贾樟柯的《世界》讲在北京的民工,但民工大多不看这个电影。农村的人更少看电影。
相声主要是在北方民众中接受,南方人就相对陌生一点,而在北方,也主要在京津一带,其文化传承空间其实很小,那里就是大众了?至少在我们南方的浙江,对于相声很多人不听的。
我想,艺术的接受是有不同阶层的,或者说民俗主体是不同的。不能说市民、农民爱听相声,就一定是大众艺术,这里的大众艺术确切说只能说是市民艺术或者说农民艺术,或者贫民艺术,大众还是要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社会群体中去,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认为爱东兄可能对“大众艺术”这个概念有一个浪漫的想象,实际上太笼统了,大众变成面目模糊的人。
爱东兄认为,在郭德纲手上,相声由大众变成小众了。其实,在我看来,相声本来就是小众的,真正成为大众,可能不是相声,而是说话了,日常说话才是大众的。在郭德纲的相声中,说的都是小人物,很少说帝王将相的大人物,这个相声的内容倒是有些大众的。而且接受主体也比较复杂,因为郭德纲说有一次剧场中有一半是民工在听他的相声,所以他就改变了表演风格,表演因观众的对象而改变,那么这个众也就不算太小的,也不只是大学生、白领在听。
我看一些材料,说2007年,郭德纲要在全国的大学免费讲相声,这可以看作是他在培养新观众,观众确实是他的艺术父母。所以,我想,用观众艺术的概念可能比大众艺术更妥当一些。
当然,我的这个观念可能有些让爱东兄吃惊,我一直认为“大众艺术”这个概念不是一个艺术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概念,它也不是一个学科的概念。因为在中国,一说大众艺术,就是正面意义的,一说大众到小众,就是不好的意思,其实是掉到政治话语的语言陷阱里去了。
 
【施爱东】
以上诸位的意见我都很同意。所谓小资、平民,大众、小众之分,本身就有浓重的意识形态特征,不应该成为严肃讨论的操作语言。而且,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本该就是小众的而不是大众的。这些我都同意。但我为什么还要在文章中做这样的区分和叙述呢?
因为我预设了一个对话者,这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经剑指了。
我的对话者就是媒体,以及谈论郭德纲现象的大多数网民。正是因为2006年充斥各种媒体的报道都在声称郭德纲恢复了相声的传统、郭德纲的胜利是草根的胜利、郭德纲让相声回归了大众、郭德纲挽救了相声,甚至说,郭德纲的出现至少可以让相声晚死50年等等。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澄清这些混乱的认识。
因为在文章的写作中已经预设了对话者,所以,我延用了与媒体和网民们相近的话语体系,目的是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不过,可能我没能在文章中把这个意思说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施爱东]金庸小说的对照模式与蒙古想像
下一条: ·[施爱东]红军穿什么衣服到土城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
·[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