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扫墓:悲欢交集的祭祀仪式
扫墓是一种礼制,可是,早期的祭祀礼仪中并没有墓祭习俗。上古礼制非常讲究,公元前549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一名叫做杞梁的前锋在战斗中牺牲了,齐庄公班师回国的时候,在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杞梁妻”就是“孟姜女”的原型),于是遣使表示吊唁,但是,杞梁妻不接受这种吊唁方式,她说:“如果杞梁是个有罪之人,那也不必吊唁了;如果他没有罪,那他还有宗庙,我不能接受这种郊外吊唁的方式。”齐庄公听了,不得不亲自到杞梁的宗庙去开了个正式的追悼会。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得知丈夫死讯,极度悲痛的时候,还能保持高度理智,为丈夫争取追悼会待遇的“谨守礼法”的妇人。杞梁妻的持礼不哭,以及坚持宗庙祭祀的做法,在古人看来,是非常“知礼”的妇女模范。
关于扫墓的起源问题,古人很早就开始把它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了。《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国家祭祀自古以来就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但是,国家祭祀最根本的目的并非单纯地纪念祖先,而是作为一种权力象征、秩序象征的仪式政治。往往地位越高,宗庙越多,祭祀越是频繁。《礼记》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士以上的阶层才有宗庙,可以在宗庙中祭祖,可是,普通百姓并没有宗庙,就只能在家中祭祖。由此可见,杞梁妻要求在宗庙开追悼会,其实是为杞梁及其家族争取政治地位。
上古葬俗是没有坟墓的,《周易·系辞下》说“古代的葬俗,常常用草柴包裹,葬在野地里,既不堆土做坟,也不种树做标识。”《礼记·檀弓上》也提到,孔子说“我听说古代虽然有墓葬习俗,可是并没有坟堆。”坟墓只是肉体的存放地,灵魂往往寄居于宗庙,祭祖一般是在宗庙中进行的。
东汉的《汉官仪》等书都提到“古不墓祭”一说,宋代《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部》称,墓祭拜扫之风始于东汉建武十年,刘秀曾躬祭于墓地。当然,也有许多学者考证认为周代已有墓祭现象存在,只是不合礼法,还没有成为一种风俗。
大概到了汉代的时候,墓祭之俗才逐渐为士大夫所接受。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但唐代以前的墓祭并没有特别的时间规定。事实上直到今天,各地扫墓的时间习俗也不一定,江西许多客家地区都是大年初二上坟扫墓,也有些地区只要在正月十五直到清明之间,任何一天都可以扫墓,日期视由各家自己方便,而不是单单限定在清明附件的日子。
祭祖风气从家庙转移到墓地,可能与古代的社日习俗有密切的关系,“社”是土地神,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是古人祭祀土地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一般在春分前后举行。古人在祈求土地神赐予丰收之余,逐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祈望土地神能顺便照顾一下他们寄居地下的祖先。郑玄注《周礼》时说:“先祖的形体安葬于这片土地上,祭祀土地以安抚祖先。”贾公彦进一步说明“祭祀土地神应当设置祭位在墓的左侧。”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推测说:“墓祭习俗可能是因为祭祀土地而过渡到祭祀祖先。”
唐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寒食节期间郊游并墓祭。我们前面说过,墓祭虽然至东汉已经逐渐成风,但在仪礼制度上并没有得到认可。而且,在郊游的过程中顺带墓祭这种形式,从仪礼上看还有点古怪:墓祭宜悲,郊游宜乐,悲欢交集,于礼不通。为此,唐高宗曾在公元662年颁布诏书予以禁止:“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民间风俗与政府禁令之间,往往表现为负相关。政府所反对的,往往是民间正风行的;政府所提倡的,往往都是老百姓不愿干的。寒食上墓,复为欢乐,显然没有因为政府的禁令而得到遏止,反而愈演愈烈,政府终于顶不住社会风俗的强大压力,改而从礼制上承认了寒食扫墓的合法性。《通典》记载,唐玄宗时期,公元732年,政府将墓祭行为正式纳入了五礼之中。制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彻馔讫,泣辞,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也就是说,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老百姓虽然没有宗庙,但他们也有祭祀先人的要求,一味地遏制这种要求,于礼有据,于理不通。于是,新订礼制中“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但依然规定“不得作乐”。
禁令一旦网开一面,就像河堤决口,一发而不可收拾。既然野祭扫墓合法化了,人在野外,作乐不作乐,可就由不得官府了。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物质并不丰裕,而祭祀活动又如此频繁,人们平时舍不得吃的牛羊牺牲,都得首先供应神灵所需,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供品,将造成社会的极大浪费,于是,人们为祭品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祚肉”。祚者,福也,传说吃了祚肉就能得到神灵保佑。人们墓祭之后,自然要在墓地前分食祚肉和美酒,托祖宗的口福,享用平时吃不上的肥肉美酒。
春日洋洋,春风习习,触目姹紫嫣红,耳听鸟语,风送花香,加上美酒佳肴的作用,人的心情如何能一直保持在“泣”的状态?
自唐以降,原来处于散祭状态的墓祭习俗,由于唐玄宗的一纸“五礼”改革,寒食节成了国家法定祭扫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