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4 | 点击数:24733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于端午节多个名称的释义,通过对端午节俗的主要民俗活动的历史演变的回顾,说明端午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然后,借助“认同文化”的概念阐发了复兴端午节俗对于我们的时代意义,并分析了我们利用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恢复龙舟运动的可能性和国家给端午节设立假期的必要性。

[关键词] 端午节;民俗复兴;节日;认同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4)05-0023-06


端午节在性质上是一个保证人们顺利适应自然节律变化的卫生保健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被用以彰显伟大诗人屈原的品格的纪念性节日。

端午节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它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又传播到亚洲的多个国家,如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端午节俗活动不仅应该看做中华文明的若干要素的荟萃,而且应该看做亚洲传统的一个标志。

端午节对于现在的很多城里人来说只是一个吃粽子的日子,而它本来却是一个全民参与、活动项目众多、内含极其丰富的重要节期。最近,韩国对端午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激发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民族节日习俗的自觉意识。我们在梳理我国历史悠久的端午民俗活动的过程之中认识到,传统的端午民俗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宝贵的价值。

一、端午节的各种名称及其含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端午”之名源于中国先秦就已经成熟的关于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纪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① 后来端午一般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在许多地方又称为端阳节。可是,从起源来说,端阳节应该是源于夏至。② 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夏至是一年阳气最盛、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是中气(一般在中旬),但是,阴历日期并不固定,我们推测民间把它转换为端阳节来过,节庆固定在五月十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和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从这两条文献可知,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却被初五的端午节借用。当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俗没有根本差别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两种结果:其一,人们只在初五过节,月中、月末没有活动;其二,人们把本来意义上的端午节和夏至意义上的端阳节合成一个系列,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或小端阳),把五月十五(或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或大端阳),各地、各户根据情况(如避开农忙、联村赛龙舟所需要的天数)选定一个端阳安排节俗活动。近世长江南北的许多地区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或小端阳),把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或大端阳);少数地区把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① 在湖北长阳,初五称为头端阳,十五称为大端阳,二十五称为末端阳。这种大小端阳节的系统化是古端午和夏至的节俗混合之后用系列的方式重新整合的结果。如此一来,这个节被称为“五月节”就名副其实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陶立璠]端午佳节话民俗
下一条: ·[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追踪与戏说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
·[娄健]“跨越时空的萤烛末光”·[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