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吕微]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
  作者:吕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8 | 点击数:10356
 

当我们说到先验之物的时候,我们充分意识到先验之物一定是被抽掉了、剔除了具体内容之物。如果仍然含有具体的内容,那么就仍然与经验之物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就此而言,具体的语言和历史也终究还属于经验的范畴,尽管由于时间的淘洗其内容已经模糊不清而需要“我们”的主体性重建。胡塞尔曾通过分析时间意识描述了主体的当下经验如何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逐渐丢失内容而变成“内容完全空洞”的纯粹形式,⑥从而生成为绝对的先验之物。绝对的先验之物就是绝对的无内容的纯形式。在那些纯粹的、绝对的意识形式背后,现代思想的先驱者们发现了人类共同拥有的、先验的自我认识的能力。这种先验自我的认识能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奠定了人类共同体之间相互理解的意向前提。

回到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问题,如果民俗、民间文学家仍然企图在经验内容的层面确认解决学科问题的基本前提,那么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就始终不可能是“我”与“你”的对话,而只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白。因为经验(包括历史经验)①的内容只能通过处在具体情况语境条件下的主体意识而后天显现,而后天显现之物必然是主观相对的。于是,对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先验之物——“共同的过去”,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去接近它、理解它。从无内容的纯形式的先验立场看待“共同的过去”,“共同的过去”当然不应被界定为主体经验的历史内容。因为如果我们局限于经验内容之阈而不是执着于先验形式之阈,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经验自我的历史记忆必然是见仁见智的“各自的陌生之物”,而不是“共同的陌生之物”。

这就是说,从先验的立场对待“共同的过去”,我们的着眼点,首先应当是“我们”共同的“陌生之物”的形式而不是其内容。当年的胡适高举白话“形式”的义旗一呼百应、风起云涌,刹那间山河变色,正是由于在一定意义上用作构成新文学、新文化的基础——白话,是“我们”和“他们”之间共同拥有的先验形式。②对于各门经验学科来说,当然并不存在一个共同的、绝对的先验前提。不同的、具体的经验研究的先验前提究竟是什么,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各自学科的经验对象予以先验的还原。“陌生之物”之所以是共同陌生的,是因为“陌生之物”对于“我们”和“你们”来说都是先验的,因而需要“我们”和“你们”共同的努力去挖掘。对于“我们”和“你们”共同拥有的先验的、陌生的民俗形式和民间文学形式,有人说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有人说是非专业类型的语言艺术。③但这些“我们”针对民俗、民间文学的“陌生形式”的先验解读还需得到“他们”的认可,使得“他们”转变为“你们”,而不至于使得“我们”最终仍然是一个人的独白与独断。

其次,对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来说,在形式积淀和先验还原的基础上,“共同的过去”这一经验自我的先验前提更应当被理解为一种逻辑的前提而不是实质性的历史的前提。先验之物作为我们把握经验之物的逻辑前提,也就不是必须到经验的历史背后去寻找,而是也可以在人的当下存在中发现。因为超越经验、超越历史的先验的存在是具有必然性的存在(当然是多种可供讨论的可能性中的必然性),而必然性的存在“既是无处不在,又是无处在的”。④“自我在它最深维度中是一个活的存在,在这个存在中,‘持久’与‘流动’合为一体”,这个维度就是“活的当下”。⑤就“我”与“你”之间共同拥有的先验之物是一个“活的当下”而言,研究异文化、他文化的人类学已经先行了一步。因为不同文化主体的经验内容的相异,所以应注重在更加抽象和普遍的层次上去发掘主体之间共同的先验意识形式,从而为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确立共识的前提。⑥对此,一贯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拥有共同过去的经验内容而自得的民俗学家和民间文学家们可以引为借鉴。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能否再铸昔日的光荣与梦想、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的不断进取继续做出贡献,除了经验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先验的理论建设同样重要。而这两方面,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苦干。从先验的层面构建学科基本问题的理论前提从而葆有学科的终极关怀,无疑是学科青春的保证。也许,我们应当再次回到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关怀上来。这就是:什么是“民”?什么是“民间”?“民间”如何不再只是“他们”?“民”如何能够成为“我”和“你”?对于“何谓民”、“何谓民间”的追问如何可能通过“我”与“你”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最终成为“我们”和“你们”的共同发言?

(*本文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前言)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安德明]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
下一条: ·[叶舒宪]比喻的文化价值与人性意义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
·[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郑雅婷]歌唱革命:东北书店出版物中的革命动员民歌研究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