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6 | 点击数:12444
 

  [摘要]任何研究的学科归属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它只是现行学术体制强行设置的问题而已,所以也不必把学科看得太严重,只要至少有一项指标可以区别于其他研究,就可以称作学科。民俗学的学科指标就在其自身定义里,它应该指的是“某一民众集团共同传承的生活惯习”,它可以在许多列对待关系中动态地被把握,并且同时拥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个面相。

  [关键词] 民俗学;学科;传承;惯习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4)03-0088-03


 

  关于民俗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近来学界讨论比较多,我也一直关注这个话题。现在想谈谈自己近期的一些思考。

  记得80年代我在本科期间,热爱上了民间文学,体会到了民间文学在整个中文课程中的特殊性质——其他的文学科目都指向作家文学,而民间文学是非作家文学,它的存在状况,是与作家文学迥然不同的。那时开始提倡民俗学,我十分欢欣,认为找到了一个更合理的学科范畴,不仅民间文学有了归属,而且更扩大至整个民间文化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充满前景的学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迷,我又颇感困惑:鉴于各种学科的风起云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相关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等之类的后来居上,民俗学忽然好象被气化蒸发。它看起来无所不包,却又什么也不是自己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在别的学科中同样找到,而且大多似乎还是别人搞得象样一些。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专业人才方面的因素,这些我暂且不发表意见。单是从学科本身来说,我逐渐倾向于认为,民俗学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没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对象,也没有自足的学术目的、规则和方法。民俗只是一个现象领域,许多学科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入并获得收益。同时,我反而认为民间文学倒是一个足以自立的学科,它首先是文学,这没有疑问(至于什么是文学,那是另外的问题);而在文学范畴内,它与作家文学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它的文本永远是互为异文),研究的方法也自成一格(比如强调现场表演性),它完全可以作为文学这个所谓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把民俗学看作是民间文学的背景知识。就象你研究《离骚》要知道屈原和屈原的生活背景一样,你研究《格萨尔》就必须知道它在藏族中的实际存在方式。其实,原来的学科体制就是这样的,后来被扩大到了民俗学,而且民俗学的范围也越来越漫无边际,到头来还是一个二级学科,只是被划分到了社会学的一级学科下面而已。据现在的格局看来,它在社会学里的身份好象也只是边缘,没有什么特别的进展。至于有的学者认为民俗学足以成为一级学科,这对于民俗学从业人员的处境改善来说当然是美事。但是,老实说,我不觉得有充分的理由,也不抱任何希望。

  有一个前提必须交代清楚,从根本上说,学术研究关心的只是现象、问题,而与学科无关,毕竟学科只是人为的分割,是制度化的需要。问题是如今的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被体制化了。我们从业人员既然生活在体制之内,享受着体制的利益,就必然要受到体制的逼迫,比如我就奉命要开民俗学通选课。这就先验地必须把民俗学当作一个独立学科来对待了。尽管我相信完全可以应付,比如淡化学科意识而只讲各种专题,但也逼着自己必须再具体仔细地推敲一下民俗学的自身命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我近来有了一些比较成型的想法,说出来请大家指教——

  我现在想通了一个问题,以前是否把“学科”这个词看得太严重了?也许传统学科的确界限比较分明,比如文学、史学、哲学之类。可是,现代学科经常是互相交叉,你中有我,我中你,说实话,像民族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到底怎么区分?能不能界限分明?我也一样搞不清楚。那么我们降低要求,只要有一项指标是独特的,应该就有资格构成学科。比如人口问题原先也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问题,现在不是照样被划为独立的学科了吗?再说文学,原先主要是按古代、现代这样以时间来划分。那么,比较文学呢?其实比较的方法哪个学科不用呢?比较文学又何以成为一个分支学科呢?这里面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因为有一群人在搞,而且搞出了名堂,逼迫别人承认,于是就承认了,合理了,进入制度了。我们民俗学,目前缺乏的是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实绩,所以别人不承认你,你就是没办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力吧。

  那么,我们可以为民俗学找到一项独特的指标吗?我费尽心机地反复质疑,现在觉得有点把握了,这个指标就在于对“民俗”一词的理解。

  我现在的意思是,所谓“民”,还是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主张的“任何民众中的某一个集团”比较合理。以前的种种区分,其问题在于把民俗之民当作一个固定的集合概念。现在知道这个“民”是处于变动状态的,比如陈某这个人当然是一个“民”,他是中年人、男性、汉族、教师、中国公民、吴语区人、已婚、父亲……每一种身份都可以构成一个“民”的集合,都有可能遵循着某种风俗。就像一汪水,舀到碗里是圆,装到盒里是方,盛到葫芦瓢里变得奇形怪状……水就是“民”,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圆、方、奇形怪状之类的“俗”。而所谓“俗”,是民俗学最根本的立足点。高丙中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是国内进行民俗学理论探讨的力作,它将民俗界定为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这样的定义我觉得依然可以质疑,我最感觉不满意的是,这里的“模式”只是指被接受的广泛程度,而剔除了时间的维度。我认为时间维度在此非常重要,也就是要强调“传承”,否则就与时尚没有区别了。该书第170页就说:“已有漫长历史的传统可能是俗,而大量的时尚也可能是俗,”只要这种时尚是(1)限于生活世界的(2)具有一定的广泛模式。

  如果只说是“可能”,那么我没有任何疑义,毕竟任何一种生活现象都有可能是“民俗”,“时尚”也不例外。问题的关键是时尚与民俗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区别在哪里呢?——我以为,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传承与否。我来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旗袍是民俗。因为它有足够的传承时间;可是刚刚一阵风的“唐装”,虽然也在生活世界,而且被广泛接受,但却只是时尚,不是民俗。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时间长度,没有传承。现在还有几个人穿“唐装”?不这样区分,那么民俗学将混同于现在颇为时髦的流行文化研究,而且恐怕又是不如人家!所以说,相对于时尚研究的时效性而言,民俗学的研究节奏是应该慢一拍的,正是这慢了的一拍,将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
下一条: ·[施爱东]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述评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