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张勃]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思考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4 | 点击数:17792
 

三、以重构求生存

节日体系不断重构,堪称节日文化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一个有容乃大的民族,不会也不应该将异族、异国的东西一概驱逐而后快。对于圣瓦伦丁节,或许该持同样的态度。但在全球文化多样性正在迅速缺失的情况下,“借一个传统节日,来延续和加固一段感情,一种对历史的感情;让这种感情在汹涌的文化大潮中,屹立不倒怀着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历史情感,一种民族责任心,抢救承载着优良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已成为共识。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借一个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的节日来实现这种良好甚至是崇高的愿望。笔者以为,在目前情况下,七夕节的生存只能以(有意识的重构)来求得。有意识的重构,要有人以传统七夕节的时间为依托,(自觉地赋予)它新的文化意义,对它从内容到性质来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吸引民众的参与。实际上,对七夕节有意识的重构业已开始。无论是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还是称为“七月七爱情节,都不仅反映了重构七夕节的愿望,更是将愿望化为实践的具体过程。

有意识的重构,第一步是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举。正名,实际上是一种节日性质或节日主体的定位,它关涉到我们打算把七夕节重构成一个什么人参加的什么样的节日。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一种正名,将七夕节称为“七月七爱情节也是一种正名。这两种正名虽然不同,但“中国的情人节直接借用了“情人节(中国人对圣瓦伦丁节的指称);“七月七爱情节的叫法也易使人们将其与情人节联系起来。事实上,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民众,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爱情节与情人节相提并论。其结果,实际上是将七夕节与情人节置于整个节日体系中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这种情况对于七夕节的发展极为不利。正如前文所说,情人节已经蔚然成风,在时间安排上处于优势,在文化传播中居于强势,在节俗内容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爱情节实无力与它相抗抵。笔者的意见是,重构时(与其定名“爱情节”)而将其置于一个强大的敌人面前,(还不如)另辟蹊径,(直称七夕节为“夫妻节”),以在众多节日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并发挥独特的社会功能。

为此,本文提出将七夕节定名为“夫妻节,并试述如下理由:

首先,七夕节具有从“乞巧节转化为“夫妻节的合理因子。且不说“女性在七夕中的诸活动,无论是乞巧,还是乞美、乞子,其实都与婚姻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她们为获得一种理想的家庭生活模式所做的可能的努力。单说七夕节所依托的牛女传说,讲述的就是夫妻悲欢离合的故事,咏唱的就是夫妻真挚爱情的赞歌。由传说而来的“鹊桥一词,也早已是汉语的固定语汇,成为引领男女双方步入婚姻殿堂的媒介与信使。

其次,将七夕节定名为“夫妻节,可以避免与“情人节的直接对抗,有利于获得生机。夫妻节与情人节都是以活动主体来命名节日,而“夫妻与“情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语,前者指代具有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至于“情人一词,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含义,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释为“相爱的男女中的一方,但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在现代中国人的话语体系中,“情人二字被抹上了邪恶的颜色,几乎成为“情妇、 “情夫、 “第三者的同义词。此时的“情人简直与“夫妻势不两立。近几年来,随着情人节的兴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情人的理解有了很大改观,“情人的邪恶颜色已渐渐褪去,重又用来指代“相爱的男女中的一方。既如此,相爱的夫妻当然也可互为情人,这是情人节也有一些夫妻参与其中的原因。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常见结为夫妻的男女称自己的配偶为“爱人,却从来不见有称作“情人的,这自然是因为情人多指婚姻外而非婚姻内相爱的男女。夫妻既不同于情人,夫妻节也便与情人节井水不犯河水,当然再无争胜的必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涛]开拓传统节日的现代性
下一条: ·[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
   相关链接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
·[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朱双燕]2016年武义七夕节接仙女仪式的田野调查报告·中国(鲁山)七夕节: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王娟]化生·乞巧·相连爱——七夕节史话·[萧放]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侯仰军]七夕节为什么还要乞巧?·[杨克栋]试论西和乞巧节的地域特征
·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分组学术研讨会·陶立璠:“七夕节”保护需要坚守
·[陈连山]论七夕节的源流·[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